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三章經略
守在安慶府的經略李玉庭已經快瘋了。
十幾年前那場大旱時,自己剛剛由“庶吉士”經“散館”被授翰林院編修。
很多人都以為科考狀元最厲害,其實都是些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瞎吵吵。殿試的狀元郎麼,固然也算了得,不過,有很大運氣成分在裡邊——比如說,相貌堂堂,或者名字起的好,聖上看了喜歡……
本朝的科考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下人眼裡的“秀才老爺”,只不過是個過了童試的生員罷了,根本不在這三級裡面,完全做不得數的。
鄉試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的年份八月舉行,所以既可以叫“鄉闈”,也可以叫“秋闈”。考試地點在南北直隸和各省布政使司駐地,也就是省會。考中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在鄉試的次年,也就是醜、辰、未、戌年春天舉行,所以也叫“春闈”。禮部主持,全國的舉子在京師參加,故而叫“禮闈”也行。考中的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當年,透過了會試的貢士們,會參加聖上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也叫“廷試”。聖上日理萬機,怎麼可能看得過來幾百上千篇的洋洋灑灑?其實還是由考官們評,分三等,分別叫一甲(頭甲)、二甲、三甲。一般來說,考官們會選出十篇最好的恭呈御覽,由聖上御筆選出“三鼎甲”,也就是俗稱的狀元、榜眼、探花——明白了吧?全國前十,誰比誰也不好說真能高到哪裡去。這裡面,也可能是你的字寫得好、也許是聖上看你長得順眼、嗯,覺得你名字吉利,也說不準……
“一甲”就這三位:狀元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三位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人數不等,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這個三鼎甲和三甲,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插句題外話。為啥叫“同”?因為“不同”唄!比如說“指揮同知”,就比“指揮使”低一級:有些事,理論上你應該“同知”,實際上,就不告訴你!所以,“同進士”會多少帶一些貶義——後世的曾國藩就是同進士出身。曾國藩有兩大愛好,一個是寫日記,一個是寫對聯,尤其是輓聯——自己沒事在家裡給朋友們寫,嗯,朋友還活蹦亂跳的,老曾就開始琢磨等你死了送啥輓聯了!曾經有次一個朋友來訪,老曾慌忙把寫的東西揉成一團,這位還以為老曾在寫啥小黃文呢,搶過來一看當場就急了:是自己的輓聯!當場絕交。另一次,老曾給人出了個上聯:“如夫人”(就是小老婆),想難為一下對方,沒想到被對方對以“同進士”,被別人跟小老婆劃了等號,耿耿於懷焉。
“三元及第”是指連續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取得第一名,也就是兼解元、會元、狀元稱號於一身者。歷史上寥寥無幾。
除了直接進翰林院的三位,其他進士會再接受一次考試,叫做“朝考”。選拔出最優的,也進翰林院,叫做“庶吉士”。注意哈:進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不能算正牌翰林!
翰林院這個名稱,可是大有講究。“翰”字的本意是錦雞身上長而硬的那種羽毛,古時候用來寫字(想不到吧?大多數人以為鵝毛筆是歐洲人的專利,我們是從刀子刻竹木簡跳到毛筆的。其實,我們也曾經用過類似的中空羽毛做筆。順便提一句,毛筆的發明人是秦始皇派去北抗匈奴的長子扶蘇),後來,用來代指優秀的文章。翰林院——氣勢如虹的華章如林之地,國家的人才儲備庫!
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三年,要參加畢業考試——畢業考試叫“散館”。透過的,按成績授翰林編修、檢討;沒透過的,分配到吏戶禮兵刑工等各部任主事等職,或者優先以知縣委用。
翰林的品階不高,修撰是從六品,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