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能肯定其為傳統的帝國主義政策,宜其受到朝鮮的抵制和反抗。對李、袁之作為本身之是非對錯,則置於具體歷史環境之中加以判斷評論。否則二十五史中眾多歷史人物與事件,除貼標籤一法而外,實在難以置評了。
袁世凱自投筆焚詩,立志從戎起,其所作所為頗類似於漢代的班超。班超投筆從戎,以三十六騎進軍西域,縱橫捭闔三十年,使大漢聲威普被西極,拜將封侯,榮歸故里,是古今傳誦的英雄。袁之選擇從軍,未始不受此激勵,而他若生於國家強盛之時,也未始不能成為立功異域的英雄。但他所處之時代,是老大帝國風雨飄搖的暮年;他所面對的敵手,也不再是匈奴、突厥一類的落後民族,而是制度先進、國力強盛且武器精良的諸多列強。班超之成功,一在於其後有一強大帝國作為後盾,二在於他可跟據實際需要合縱連橫,交替使用招撫與誅殺的手段達到目的。而袁世凱則上述兩條都不具備,他所掌握的資源僅只是大清帝國在朝鮮的餘威和自己由壬午、甲申兩次事變中樹立起來的威望而已。由於瘸著軍事這一條腿,僅靠外交手段實現控制屬國的使命,較之班超當年無疑要困難得多。然而當時的世凱躊躇滿志,抱負不凡,並不覺得有多大難處。
如前所述,日本在甲申之後,透過《中日天津條約》獲得了中日共管朝鮮事務的權利,成為日後干涉朝鮮事務的張本。而伊藤老謀深算,又提出了暫不與中國爭奪朝鮮,反之鼓勵中國全面介入朝鮮,日本既可以此抵制俄國勢力進入朝鮮,又可埋頭發展充實國力,以待將來與清廷決戰的方針。日本外相井上馨據此制定了《朝鮮外務辦法》,建議清廷與日本協商共管朝鮮,但除撤換陳樹棠、釋還大院君,啟用親華大臣等有利於清廷的條款被採用外,協商、共管等要求均不被接受。當時清廷的對朝政策有三種選擇:
一、&ldo;監國論&rdo;,以清流派為主,如張謇、張佩綸、鄧承修、袁世凱等,主張或收朝鮮為郡縣,或派大員代行國政。由於朝鮮開放後,列強多已與朝建交,此舉必將引發列強的幹預,故為清廷和李鴻章所拒絕。
二、&ldo;中立論&rdo;,由德國駐朝鮮領事提出。主張由中、俄、日三國聯合保證朝鮮中立。李鴻章原來頗有意於此,但中立意味著不再從屬於中國,故被清廷以&ldo;不合體制&rdo;而拒絕。
三、可稱之為&ldo;控制論&rdo;,是上述兩種方案的折中,具體表現為:政治幹預,外交監控,財政扼制。此方案亦為甲午戰爭爆發前,李鴻章主持,袁世凱在朝鮮積極推行的政策。
袁再返漢城(1885年11月15日),發現朝鮮政局已發生了變化。此時日本在朝鮮採取低姿態,不再是主要矛盾,而且鼓勵清廷出頭抵制俄國對朝鮮的滲透。而由於送回大院君,主政的後黨集團離心傾向日趨嚴重,親華的大臣或被排擠,或無實權,從國王、閔妃到政府內的多數大臣均傾向於聯俄拒清,&ldo;孤行己意,毫無忌憚,天朝的話不尊從,上憲(指李鴻章)的教誨不畏懼。(世)凱反覆勸導,還是表面聽從內心違背,極不願意中國干涉其事22。&rdo;袁所要作的,就是遏止朝鮮的聯俄趨向。本來,積極鼓吹聯俄並為朝、俄牽線搭橋的德人穆麟德11月底已被迫離開朝鮮,袁把精力放到了防備金玉均等開化派殘餘勢力的死灰復燃上面,卻忽於7月25日(舊曆六月二十四日)得到後黨親華成員閔泳翊的密報,說政府已屢屢派人赴俄公使韋貝處要求保護,並可能有文字密約。袁即電告北洋,同時囑閔進一步查明實情並將密約文字搞到手。8月5日(舊曆七月六日)閔再報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