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子守國門(4) (第1/2頁)
浮山峪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快傳!”
緊接著,一個身影快步走進殿內。
跪地參拜:“臣李若璉拜見陛下。”伴隨著說話聲,李若璉恭敬地行了一禮。
相比清朝森嚴的君臣制度,明朝相對寬鬆許多,臣子們無需向君王行跪拜之禮。
例如皇帝所下達的詔書,必須先經過內閣的稽核並蓋上印章,才能成為正式發出的聖旨。
如果內閣對詔書有異議而拒絕蓋章,那麼這份詔書便只能被視為中旨。
此刻,殿中的簡寧語氣平靜地說道:“李若璉,朕要交給你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聽到這話,李若璉毫不猶豫地回應道:“臣定當全力以赴,萬死不辭!”
作為一名臣子,他深知聖意難測。
尤其當聖上用如此平靜的口吻說話時,往往意味著此事非同小可。
果然,簡寧接著說道:“朕要你帶人去抄文武百官的府邸,你可有膽量?”
這便是簡寧所能想到的最快獲取錢財的方法。
畢竟這些官員的財富皆源自於大明,將其查抄後用以重振大明。
總好過讓錢財外流。
最後,簡寧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
緩緩吐出一句話:“至於那些冥頑不靈、拒不配合之人,夷三族!”
話音剛落,整個宮殿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
李若璉心頭一震,但還是迅速俯身跪地,再次行禮:“臣謹遵聖命!”
說罷,他從簡寧手中接過那份早已擬定好的名單,表示一定會按照名單逐一執行任務。
錦衣衛乃是皇帝手中之利刃,唯命是從於聖上一人而已。
駱養性立於殿門之外,凝視著李若璉匆忙遠去的背影。
不禁心生疑慮:“莫非陛下此番賜予李若璉一項至關重大之使命不成?”
正當此時,簡寧目光投向王承恩所在之處。
並向其輕輕招手說道:“王大伴,速將玉璽取來予朕一觀。”
聞得此言,王承恩心中暗自竊喜:“陛下總算再次喚我作‘大伴’了!”
然而……不知陛下欲取玉璽所為何事呢?難不成……
雖心有疑惑,但王承恩不敢怠慢,連忙應聲答道:“遵命,皇爺!微臣這便前去取來。”
王承恩說罷,急匆匆地轉身離去,直奔存放玉璽之地而去。
須臾間,王承恩手捧玉璽返回御前。
簡寧接過玉璽後,手持刻刀,全神貫注地在其表面雕琢起一道防禦陣法。
玉璽究竟代表著何種意義?
它不僅象徵著整個大明王朝的氣運興衰,更承載著無盡的權力與威嚴。
如今,直接於玉璽之上刻畫出防禦陣法,即可啟用並施展出其強大功效。
然而,以崇禎帝目前的體魄狀況而言,想要單憑自身力量繪製出足以覆蓋整座京城的巨大防禦陣,實非易事。
於是,簡寧從虛空石內取出一塊靈石,開始汲取其中蘊含的精純靈力。
有了這些靈石作為輔助,刻畫防禦陣的程序明顯加快了不少。
王承恩和駱養性靜靜地站在店外,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
他們不明白陛下此刻究竟想要做什麼?
難道真的只是想在殉國前仔細端詳一下這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嗎?
然而,作為臣子,他們深知天子的心思並非凡人所能揣測。
或許只有上天知曉陛下內心真正的想法吧。
他們清楚地意識到,京城已經無法守住了。
越來越多的官員動起了開啟城門、迎接流賊的念頭。
甚至連陛下的岳父也貪財至極,每當陛下號召募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