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內閣廷推 (第1/2頁)
原來緣盡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到這裡崇禎打起精神,
“周先是言之有理,正好趁著這次朝會,我們把這些事情定下來。”
一聽到要補充官員,現場眾人頓時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連站在後排閉目養神的黃景昉也緩緩睜開眼睛,李適可說了要幫自己入閣的。
今天李適的表現,讓黃景昉重新認識了自己的這個侄子,真是恐怖如斯啊。
周延儒心裡得意,隨著那些老不死的告老還鄉,自己的勢力又能更進一步了。以後朝堂上就更沒有對自己指手畫腳,倚老賣老的了。
李適這種跳樑小醜,周延儒完全沒有放到眼裡。
“陛下,目前內閣缺員六人,禮部尚書幾個重要職位出缺,是不是一一補齊。”
崇禎看著下面這些官員一副急不可待的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但是還是隻得忍住。
“那就現場廷推吧。”
周延儒面色平靜,給吏部尚書李日宣一個眼色,讓他來引出話題。
李日宣是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崇禎十三年升的吏部尚書,著名的東林黨人,和周延儒有便宜關係。
兩人早就為今天準備了好久,更是收了大量的賄賂,準備安排大批東林黨人上位。
李日宣正準備站出來主持廷推,沒有想到兵部侍郎李適率先站了出來。
黃景昉見李適站了出來,頓時心裡激動不已,他要這是要給我提名?但是現在現在貿然進場,會不會成為眾矢之的。
只見李適說道,
“陛下,臣李適舉薦前禮部右侍郎錢謙益入閣輔政。”
李適的冒頭頓時再次激起千層浪,誰不知道錢謙益是首輔周延儒的死對頭,這是要拆臺?
果然周延儒此時面色鐵青,已經把李適打入黑名單,除之而後快的角色。
崇禎元年的時候,錢謙益是禮部右侍郎,廷推閣臣時錢謙益很有資格入選。
當時錢謙益是東林大佬,而周延儒和溫體仁是東林的小輩。
為了不讓錢謙益擋了自己的路,溫體仁和周延儒便勾結起來阻止錢謙益入閣。於是便上奏錢謙益在主考浙江鄉試時錄取錢千秋有受賄嫌疑。
最後的結果是錢謙益不但沒有入閣,反而被削籍。原因就是錢謙益的風頭太盛,拉幫結派而被崇禎不喜。
把錢謙益趕走了以後,果然溫體仁和周延儒先後入閣,並先後當了首輔。
其實大家都知道周延儒和錢謙益的糾葛,但是現在李適居然當著周延儒是首輔的時候舉薦錢謙益,這完全是不給首輔面子。要是不治你,哪裡來的威信統領朝臣。
當即周延儒的小弟一個御史站出來,
“陛下,錢謙益科舉作弊早有定論,早就削籍歸鄉。現在兵部侍郎李大人貿然舉薦,難道他們倆有便宜關係。”
崇禎也很好奇,為什麼李適會舉薦錢謙益。
“李卿有什麼話要說。”
李適繼續說道,
“陛下,科舉作弊只是有嫌疑而已,更何況不是早就知曉是溫體仁蓄意構陷嗎。”
“錢謙益雖然被削籍歸鄉,但是並沒有因為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怨天尤人。反而不斷打熬文學,時刻準備為我大明效力。”
“至於說我和錢謙益有便宜關係,那更是無稽之談。我和錢謙益根本沒有見過,更沒有書信來往,我舉薦他不過是看在他對大明的忠心而已。”
李適說得這話就有點扯淡了,當即有御史站出來反駁道,
“荒謬,錢謙益的事情,早就蓋棺定論。李大人你這是推翻皇上的御定嗎?”
崇禎皇帝也不置可否,錢謙益是好久遠的事情了。反正當時錢謙益給崇禎感覺就是風頭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