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顏肅之訓出了聽話的隊伍,指哪兒打哪兒。可是部曲到了顏孝之手裡,看著也像那麼一回事兒,若論執行力,感覺上就打了個折扣。這個折扣而不是因為訓練時間短而造成的,只是這精氣神兒就不一樣。
要非讓楚氏說的話,那就是狼和狗的區別。
時至今日,楚氏也得承認,楚豐讓他們兄弟分領部曲來試手這件事情,是很有先見之明的。
顏神佑想,認為這是因為顏孝之身上缺乏了一股中二病的狠勁兒,事事順遂,養得他的氣質裡少了一些陽剛的東西。行伍之中,想要被認同,堅毅果敢卻是必不可少的。
看看顏肅之大笑的樣子,顏神佑心說,光練兵有什麼用呢?顏啟、趙忠,武力值夠了,軍功也夠了,大家提起來都要掩的。再者,現在還沒打起來呢,你想要撈資本,還得弄點斯文的名聲才好。原本踩了顏平之之後,顏肅之名聲好了許多的,可惜殺了一回雞,又回去了。
不過,顏神佑已經想好了對策。
刷聲望這種事情,她已經仔細研究過了。最通常的做法呢,不過是展現孝悌忠義廉信,還要會炒作,這才能成名。次一等的呢,就是刷文化界的聲望。比如你研究某項經義,又或者治史,水平很高,那也是相當好的名聲了。
舉個相當極端的例子,李後主,其實是個醜貨,但是寫得一手好詞,所以連偷小姨子這種事情,都能被後人美化了。亡國也被很多人惋惜。
顏神佑要走的,卻是第三條路。榜樣是大名鼎鼎的宦官‐‐蔡倫,他一朝改良了造紙,參與宮鬥誣陷人的黑歷史就被人為地淡化了。
研究印刷術什麼,不是顏神佑現在要做的。原因很簡單,做出來也是束之高閣。本來讀書人就少,流傳得廣的,不過是些個通用的經籍史書,經籍不是能夠隨便刊印的,它耗資巨大。
哪怕搞個活字印刷成本低,顏神佑還有一個顧慮,印刷了,你得校對吧?
歷來是都由國家校勘經籍,勒石公佈,立於國子監、太學,供天下士子去觀摩學習的。上次校勘經籍,是在百多年前了,近百年來,不管朝廷是哪家開的,它都忙到顧不上這個事兒。
顏家要私下做了,這工程就太大了,找得不是工人,得是鴻儒學霸,還不一定請得來,不划算。除非將這項技術上繳,讓朝廷領頭來做,可以朝廷這個窮樣,拿了也做不出來。
其他的書籍,受眾又少,定製印刷一本起印還差不多。尤其現在人讀書,用的還是捲軸。捲軸你怎麼印啊?!一卷十幾米的都有啊!
顏神佑想要做的,是先改變書籍的形態,做最簡單的改變‐‐做書。做出穿越前常見的那種翻頁的書。然後要將這個功勞,放到她爹頭上!
等書籍的新形式為大家接受了,再徐圖印刷術。
新的書籍樣式還有一個最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頁碼!每頁編碼,前置目錄頁,有了目錄頁和編碼,查閱起來十分方便。
顏神佑做的第一本書,卻是先編碼、最後做目錄頁。當然,首先,她得先抄一本書……
抄書的時候,又發現了一個問題‐‐正反面的問題。成熟的書籍形態,是正反面都有字跡的。抄書抄出來的卻有些困難‐‐寫完了得晾乾了,才能寫反面。並且,如果紙張質量不好的話,墨跡會洇漬到反面,再書寫的話,就要寫成一團糊糊了。
顏神佑不得不採取了比較不成熟的做法‐‐蝴蝶頁,就是折頁裝釘。取一張紙,只寫正面,然後將字跡向外,對摺,一頁折成兩頁。有些像是將古裝劇裡常見的奏摺一端釘起。
這樣跟單頁只寫一面的字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