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朱家父子的再次拜訪 (第1/2頁)
黑色詭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天府持續了三天三夜的大雨,終於停了。
到了中午,雨過天晴,正午的陽光灑落在內城街道。
街面也有了生機。
又恢復了一派寧靜祥和,人聲鼎沸的模樣。
“老天爺,這雨可算是停了。”
“幸好陛下英明神武,當天就下令疏散百姓,連太子爺都親自去了,否則怕是要死不少人吶。”
“聽說太子爺差點被一個浪頭打翻,衝到秦淮河裡,我聽從秦淮河遷過來的老廖說,太子爺身忽然有神仙顯靈,水遇到他便自動分開,最後竟是安然無恙的自己爬了來。”
“殿下宅心仁厚,這是有老天爺護著吧?”
......
一場沒有波及到內城的水災,便也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大街小巷之中,百姓們無不是對朱元璋和朱標歌功頌德。
畢竟故元的時候,誰管這些。
攤個體恤百姓的皇帝和太子,對於百姓來說,就是最大的幸運了。
奉天殿書房。
朱元璋面前是堆積如山的奏章,其中大多是關於水患處置,以及新任官員舉薦。
還有幾封,被他單獨拿了出來。
看過之後,他疲憊的眉頭皺得很深。
自胡惟庸一案後,大明便廢止了宰相,由皇帝一人統領百官,這也導致老朱的工作量,變得尤為恐怖。
而他對面站著的,是朝中舉足輕重的幾位大臣。
戶部沒有尚書,所以來的是戶部侍郎傅友文。
“秦淮河水患處理的怎麼樣了?”
朱元璋抬起眼眸問道。
“全仰仗陛下如天之德,處置妥當,開閘洩洪及時,東水關得以保全,只是兩岸民居沖毀大半,需要一段時間重建。”
“幸好太子殿下親臨,身先士卒,否則怕是有不少百姓都來不及搬遷了。”
工部尚書嚴震誠惶誠恐。
他覺得,這次多虧了陛下反應迅速,他才躲過了一劫。
雖然他主持修造的東水關並沒有什麼問題,可一旦被大水沖毀,沒有問題也成了有問題,到時是一定要追責的。
追究起來,最輕也是烏紗帽被摘了。
所以,嚴震對朱元璋誇讚起來不遺餘力。
“行了,少說廢話。”
朱元璋面色不愉的擺擺手。
說到底,先知先覺的也不是他,現在被大臣們一陣彩虹屁,顯得他沒有先知先覺,就是個昏君似的。
“是.....”
嚴震愕然,也不知自己是哪句馬屁拍錯了。
朱元璋瞪著他,又冷哼一聲道:“讓嚴顏將那天的事,爛在肚子裡便是。”
話音落下。
幾位大臣都看著嚴震,面露不解。
莫非嚴大人的兒子,還知曉什麼內情不成?
但陛下貌似對此諱莫如深的樣子,他們還是不多問了。
該知道的知道,不該知道的少打聽,這才是在朝廷立身的第一法則。
朱元璋擺擺手,道:“成了,都去辦差吧,還一大堆爛攤子等著你們收拾,別在咱這撩閒。”
“臣等告退。”
疑惑不解的眾臣面面相覷,都躬身離去。
他們前腳剛走沒多久,朱元璋便也出了宮。
隨後他便動身,去了東宮。
東宮之中。
此時這裡熱鬧的很。
馮勝,傅友德,藍玉.....放眼望去,來的人都是在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他們是淮西武勳,也是鐵打的太子黨。
聽聞朱標落水受了驚,便都第一時間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