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開航線! (第2/4頁)
四月的枇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嗎?"
朱雄英恍然大悟:"皇爺的意思是"
"對!要從根本上改變生產關係。"朱元璋說,"該土地改革了。"
這句話讓所有人都驚住了。土地改革可不是小事,牽一髮而動全身。
但朱元璋顯然已經想好了:"趁著農業改革的機會,正好把土地問題也解決了。先從藩王的封地開始,然後是各地大戶的兼併土地,最後推廣到全國。"
朱雄英心中一動。難怪朱棡朱慡主動請求削藩,原來皇爺早就有這個打算了。
"不過,"朱元璋話鋒一轉,"這事不能急。要先把商品糧的問題解決了,穩定了物價,再徐徐圖之。"
朱雄英點頭:"孫兒明白。那眼下"
"眼下先從三個方面入手。"朱元璋說,"第一,在各地建糧倉,收購儲備糧食。"
"第二,整頓河道,修築驛道,保證糧食運輸通暢。"
"第三,鼓勵農民發展副業,不能光靠種地。比如東瀛那種釀酒的法子就不錯。"
正說著,外面又傳來訊息。南京農學堂的學生髮明瞭一種新的碾米機,效率比人工高出好幾倍。
"好啊!"朱元璋大喜,"讓他們趕緊把圖紙送來。這種實用的東西,才是真本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朱雄英看著喜笑顏開的老爺子,心中卻在思考更深遠的問題。農業改革帶來的變化,遠比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但這恰恰證明改革走對了路。只有真正觸動了利益關係,才會引發這麼多連鎖反應。
"對了,"朱元璋突然問,"聽說你讓人編了本《農政全書》?"
"是的。"朱雄英說,"已經快完成了。"
"好,等編完了,朕要親自過目。"朱元璋說,"這是件大事,要當做祖宗家法傳下去。"
朱雄英聽出了老爺子話中的深意。這哪裡是在說一本書,分明是在說整個改革的方向。
就在這時,藍玉突然想起什麼:"對了殿下,東海那邊漁民送來個奇怪的東西。"
"什麼東西?"
"是一種紅薯,說是從海外飄來的。漁民們試著種了種,產量特別高,而且特別抗旱。"
朱雄英眼前一亮:"有樣品嗎?"
"有,已經送到農學堂了。太醫院的人正在研究。"
朱雄英立即下令:"讓農學堂好好研究這個紅薯。如果真像漁民說的那麼好,就要大力推廣。"
正說著,朱允熥又來了信。說是在東瀛發現了一種玉米,也是產量很高的糧食作物。
"好機會啊!"朱雄英激動地說,"這些新作物如果都能推廣開,我大明的糧食就更有保障了。"
但朱元璋提醒道:"新東西固然好,但要注意安全。讓太醫院好好檢查,確保無害才能推廣。"
朱雄英點頭:"孫兒明白。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借鑑。"
"什麼點?"
"這些作物都是從海外來的,說明海路很重要。我們要加強海上貿易,說不定還能發現更多好東西。"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援。於是一場新的變革,又悄悄拉開了序幕。
朱雄英正在農學堂檢視新作物的生長情況,突然收到一個意外的訊息。
"殿下,大事不好!"黃珀匆忙趕來,"江南發現有人在私下販賣假種子!"
"假種子?"
"是的。有些奸商趁著我們推廣新品種的機會,把普通種子冒充良種高價賣給農民。而且"黃珀壓低聲音,"有些地方官員似乎也參與其中。"
朱雄英眉頭緊鎖。這不僅是欺詐問題,更可能影響整個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