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毛紀和夏言的態度洞悉一切的周楚 (第3/4頁)
京海第一深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的,不然日後被北鎮撫司查到什麼,老師就脫不開干係了。”
楊廉的話一出,其他官員眼睛頓時亮了。
“方震,我等好好謀劃一番。”
正所謂事以密成,言以洩敗,楊廉謀劃的這件事這麼多人知道,想要瞞過周楚的耳目,難如登天,實際上這些官員的府上,包括楊廉府上,甚至是毛府,都有錦衣衛的人。
關於楊廉等人的謀劃,當天就傳到了周楚耳中。
周楚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冷笑不已。
既然已經知道了,那就要提前佈局,這些人不是要試探自已嗎?那麼自已就給他們想要的結果,如此一來,他們才會跳的更高,其他人才會紛紛攀附。
周楚很清楚,現在還有很多官員在觀望,觀望自已的態度,猶豫不決,倘若自已表現的躊躕不前,那麼很多人就會認為自已怕了。
周楚在張家村待這麼久,就是為了營造這種氛圍,現在正是下網的時候,下的網越深,到時候收割的就越多。
只是如此一來,倒是要委屈一下楊苒了,周楚要事先做好安排,確保楊苒的萬無一失。
楊苒畢竟是未出閣的姑娘,周楚不能貿然將楊苒叫到自已面前來,而且就算能貿然叫過來,也容易打草驚蛇,不如自已去拜訪一下。
真要是說起來,自已也有許多年沒見過這位夫子了,倒是聽文心說過,夫子這幾年老了許多,作為學生,也是時候去拜訪一下了,畢竟當年倘若沒有楊夫子,自已也不可能拜唐伯虎為師。
唐伯虎雖說實際上沒有幫到周楚什麼,但當初周楚十歲就去跟著沈青做生意,心裡是完全沒底的,很多時候,人做事需要底氣,一件事想是一回事,真正有勇氣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的唐伯虎在周楚身邊,就是周楚的底氣,唐伯虎好像一直在跟周楚有意無意地傳達著一個資訊,放手去做,無論如何為師都可以為你兜底。
那幾年,關於楊夫子,唐伯虎倒也和周楚談起過,按照唐伯虎的說法,楊夫子性子本就古板守舊,也怕惹事,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讓周楚不要和他計較。
實際上根本不用唐伯虎勸說,周楚一直都想的很明白,什麼人該說什麼話,該做什麼事,周楚從來都看的很透徹。
就像管仲和鮑叔牙,鮑叔牙向齊桓公舉薦管仲的時候,很清楚管仲是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之前他和管仲合夥做生意,管仲一而再再而三的佔他的便宜。
很多人都勸鮑叔牙離管仲遠一些,但鮑叔牙從始至終都明白管仲是什麼人,他幫管仲,是因為他知道管仲是大才,他幫管仲的時候,從未想過在管仲身上獲得什麼樣的回報。
哪怕後來管仲要死了,齊桓公讓管仲舉薦宰相人選,管仲沒有舉薦鮑叔牙,因為管仲很清楚鮑叔牙沒有宰相之才,鮑叔牙也從未因此怨恨管仲。
對自已,對管仲,甚至對其他人,鮑叔牙一直都有著清晰的認知,在幫一個人之前,就想明白所有的事,哪怕這個人以後對自已如何,也不會記恨,這才是真正的虛懷若谷。
周楚一直以來奉行的也是這個原則,就像周楚培養胡宗憲,培養趙貞吉這些人,周楚很清楚,將來這些人未必能堅定地跟著自已一直走下去,但即便如此,周楚也會不遺餘力的培養他們。
因為周楚清楚,大明不能只有一個聲音,將來即便是這些人和自已走的不是一條路,但只要有這些人在,大明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對於楊夫子,周楚自然也看得明白,所以根本談不上怨恨,這麼多年周楚也是太忙了,再加上楊夫子確實覺得自已沒臉來見周楚,所以即便他的這個學生成了錦衣衛指揮使,但楊夫子卻從未在外人面前提過一次。
“春蘭,備份禮,我要去楊夫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