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要不要截個胡 (第1/2頁)
新安小胖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總,我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你看,東瀛那個S尼公司真的很有錢啊。
真不知道他們的錢是從哪裡變出來的,幾十億米元、幾十億米元的到處亂砸,簡直就像作弊似的。
他們不僅想購買維F電子科技公司的股票,而且,還在醞釀著併購米國哥倫比亞集團旗下的影視和音樂公司。”
其實,簡單一查就很容易發現,這個年代的S尼的畫風就是買、買、買;當然了,當下東瀛的大企業的畫風都差不多,這也是這個年代東瀛企業的一貫作風。
S尼這樣的東瀛知名企業,銀行的信貸額度自然很高,東瀛企業的野心又很大,喜歡借錢搞併購,所以自然就成為了東瀛企業裡的佼佼者了。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東瀛企業的畫風又轉換成了賣、賣、賣,東瀛企業不僅僅將以前收購的海外資產不斷拋售,而且,即使是東瀛本土的很多品牌和企業,也不斷地被海外企業收購。
簡單地說,就是他們在還歷史舊賬,歷史上那些不計成本不計得失的盲目投資,到後來潮水退去之後,才發現以前有不少的投資專案,其實是在L泳。
劉焱笑著說道:
“S尼自身的利潤確實沒有那麼多,但是東瀛的銀行裡,現在錢多的發慌,你看,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銀行裡面。居然不是米國銀行,也不是歐洲的老牌銀行,而是東瀛的那些銀行。
而那些東瀛銀行,基本上沒有啥技術含量,完全是圍繞著東瀛的Zc,不斷地低息吸納民眾的存款,然後再以比國際上更便宜的貸款利率借給東瀛企業。
早期的東瀛企業還會拿錢去研究新技術、改善生產。
而現在的東瀛企業,只會手持大把錢,到處買、買、買了。”
小俞感嘆道:
”有錢可真好,要是香江和內地的銀行,也那麼有錢就好了。”
劉焱笑著說道:
“即使將來內地的經濟發展起來了,民眾的儲蓄率高了,也要及時吸取東瀛的教訓。
對於一些盲目投資行為要嚴加控制,不能隨隨便便就把銀行的錢貸出去,銀行最關鍵的是要把好關。
至於那些高風險和不確定的投資,就應該交給社會上的閒餘資本,比如風險投資基金去去冒險嘗試好了,銀行如果去做風險投資,肯定會誤G誤民的。”
那邊時空有一些公知,提出內地銀行貸款門檻太高了,嘲笑內地銀行不敢給那些創業公司貸款;
可是他們難道忘了,東瀛幾十年經濟停滯,就是因為原先東瀛銀行的膽子太肥了,給予一堆不產生利潤的企業一視同仁的低息貸款;導致那些東瀛企業花錢大手大腳,不會精打細算。
一些原本價值1億米元的專案,被一些錢多的燒手的東瀛企業,花費5億或者10米元收購,妥妥的大怨種冤大頭。
老實說,併購是損害一家企業長遠利益的最常見手段,其實絕大多數的併購,都會產生大量虛擬的“商譽資產”,從而嚴重損害股東的利益。
但是,由於對未來的樂觀期待,很多人不以為然不當回事。
所謂的商譽資產,就是原先價值1億米元的企業,被一家巨頭以10億米元的代價收購了;那麼,就會有9億米元不存在的資產,會以商譽資產的方式被計入報表中;也就是說巨頭投資10億米元收購一家公司,那麼巨頭的報表中這家公司暫時的資產統計就是10億米元。
但是,這家公司真正的資產只有1億米元,那麼今後隨著時間的發展,那9億商譽資產會不斷地計提損失且會貶值,也就是說,長遠來說,這10億米元的收購,最後還是會給巨頭造成很大的損失。
畢竟,商譽資產遲早會清零的,只不過可以暫時糊弄投資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