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黑牛城開工 (第1/2頁)
夜光菠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淮河在牛欄山這裡拐了一個彎,兩岸山石嶙峋形成了一道峽谷,離對岸山也就兩百多米的樣子,水流明顯較快。
這裡也是淮河西段比較難以行船的地段,不僅是水流速度,還有山石凸凹,不是本地的行家恐怕難以把握行船安全。
出了牛欄山峽谷,河面驟然寬廣,雖然兩邊岸堤依然是丘陵起伏,卻比牛欄山峽谷要安全的多。
穿過牛欄山峽谷的淮河水,需要經過將近二三十里路程的奔波,才能逐漸真正平靜下來。
河水帶來的泥沙逐漸塞滿兩岸,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的河道,從這裡開始積起了一段一段的淤積荒原。
一直到幾百裡以外的壽州,河道漸寬穩定,平均的水深也就兩三米的樣子,遇上秋冬枯水季節,甚至只會堪堪淹過馬背。
每回金國南下,大都是從壽州開始。
當然,宋朝的北伐也通常會選在這個地方,只是幾十年來沒出現過幾次而已。
所以宋金兩國決定在壽州建立椎場,在便於互相貿易的同時,也擔負著金國跟宋國互相監督提防的職能。
國與國之間,只相信實力。
而在國與國的爭鋒戰爭之中,百姓通常是第一個被犧牲掉的。
牛欄山峽谷往外五里地,淮河邊上亂石散佈,不算平坦,不過也沒有太過突兀拔萃的小山。
這裡河道寬度大概有三百多米,接近四百,相對峽谷裡的河水流動速度降低不少。
一些有經驗的師傅,在這段河面已經可以操控木筏,藉著水流輕鬆走著斜面的航路擺渡到對岸。
牛欄山峽谷往外,牛欄山的山體向南斜著穿插了過去,像一個大號的牛尾巴一樣蜿蜒崎嶇。合著淮河水,天然圍出一塊不小的地盤,有石頭,有水源,卻是三不管的地帶。
這裡要不是處於豐水線附近,經常在雨季被暴漲的淮河水沖刷,倒是一塊風水寶地。
白手良準備建立的城鎮就選在了這裡。
白守良不怕雨季的洪水,這裡其實地勢足夠,無非是多花點力氣建設一下。只要能攔住豐水期的河水倒灌,山水相夾,是個易守難攻的好位置。
背山靠水,頗有點進退自如的格局。
隔著淮河南岸一里多路,白手良規劃了一個兩百米乘以兩百米的範圍,離著牛欄山也有將近一里多路。
要想富先修路,做工程也是這樣,有條方便的路總能事半功倍。這個時代別說是這種荒地,連雁石鎮都沒有幾條好走的路。
這河灘上沙石不缺,選的地方離河遠了點,還好周邊倒是有不少積水的坑窪,多多少少加起來存了不少雨水,建個一期的城寨問題不大。
白守良借鑑了南方的圍堡樣式,他有水泥,倒不用一定跟原版的圍堡一樣建個圓形的堡壘。
整體還是一個四方的城牆,內面借用城牆做為背面建起錯落有序的兩層樓房,既可以住人,也方便防守。
城門,牆垛,哨樓一個不少,五十公分厚度的混凝土城牆加上將近五六米的高度,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銅牆鐵壁一般的存在。
先做了一個十字交叉的三米寬水泥主路規劃,再沿著畫好的路基圍出一個邊長兩百米的圍牆基腳。
按圍牆的方位留好大門的位置,沿著圍牆設計了錯落有致的宿舍樓房和各種功能的倉庫房屋備用,既節約了建築時間,又能省一部分材料。
先在施工的位置用木頭架了一個十米高的瞭望臺,留了一個機靈的夥計值守,可以看到周邊十來裡範圍的狀況。
劉二旦有前面操作水泥的經驗,只要積累好沙、石、水等原料做好準備,他有信心在五天裡修好這個城牆,有了城牆就不怕任何人來侵擾。
白守良教給了劉二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