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龍虎山的青壯也在餓肚子 (第1/2頁)
羅小黑的靈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人辭別貓仔的村後,就有了心理準備,無論在哪裡投宿,都在當地採購儘量多的口糧,但基本買不到米麵,少數上市的米麵,價格都在一斗一兩銀以上。臨江雖然民苦,但是精糧和精糧製造的吃食還是有的,只是農人家捨不得自己吃,賣出來換錢,價格也不過一斗百文上下。 僅僅跨過橫嶺,天地竟然一改。對於西川的物價,蕭雨歇和秦梵音大呼“離譜”。他們只能以昂貴的價格購買一些含糧量極低的菜薯餅,蘿蔔餅。 往彭鎮走,一路上,三人又經過了三個疫病村。他們都是先用大量的贈餅開路,但是隻有一個村子最後允許他們進入歇腳。 這個村子的樣子和貓仔的村類似,人員的構成和貓仔的村類似,都是老弱幼,但只有不足二十人。如果貓仔的疫村是夏秋屯菜麩的路子,這個疫村走的是吃山的路子,但由於勞力有限,三季吃不飽,到了冬天,更加難以為續,入冬後不斷有人因營養不良過世。 他們入村那天,村子裡就有人死,卻出現了肉吃,滿院飄香。這個村的大婆婆不吃肉,直說自己活夠了,不要再造孽了。 三人遊說之下,大婆婆也允許他們抄錄這個村子識別能吃的野菜、菌子、昆蟲、鳥類的圖譜。三人向大婆婆口授了貓仔村菜乾、麩酒和吃樹的法子,大婆婆要磕頭,三人堅辭不受。 在肉香的催促下,三人神色慌亂的策馬快離了。 秦梵音又對扶風行發出了靈魂一問:“吃人的那些人,他們是妖麼?” 這一日,三人走在官路上,卻發現有一隊隊行人離開官道,往山上去。好多人是揹著大包裹的,形似逃難,但這個季節往山上去,卻是怎麼找得到活路呢?三人好奇之下,攔下一隊人問詢,這隊人有五男三女,還有六個大小不一的男孩子。 其中被拉住的一人說:“今年家裡的農稅交不上了,怕官差來拘,我們這是要去投奔龍虎山。” 龍虎山,這名字……小梅曾經被囚禁的那個寨子? “今年不是豐年麼,怎麼連青壯都活不下了?”秦梵音問。 “是豐年,大豐年啊,畝產六百石的豐年。可誰知道官府看豐年把農稅調到五成,我家裡田偏,孩子小,今年暑期裡水沒澆透,結果短產了六十石。” 秦梵音問其他幾位:“那你們也都交不上了麼?” 還是那個男子羞愧道:“哎,是我連累了大家。這不是因為連坐制麼,我家交不上,五家齊徵役。” “猛子,別這麼說,今年就算你交上了,保不齊明年誰家又遭個病,早晚都得跑路,不賴你。”男子們紛紛安慰猛子,三個婦人在稍遠處攏著幾個孩子,往這裡望,臉上除了餓的浮腫,就是滿眼不見底的悽苦。 “龍虎山可投麼?”三人探問。 “不知道,以前說龍虎山不算個頂好去處,只收男壯,平時裡能管吃飽,但到你傷了殘了也就不管了。不過傳說一個月前,龍虎山換了當家的,可以帶家眷投奔。去看看。” 三人也因此轉念,和他們一起去山上看看。 龍虎山大當家的林挺,聽聞三人是刁梅的朋友,以上賓之禮款待,上了白麵饃饃。三人已有數日沒有吃過精糧了,不免發饞,但自從入了西川以來,看了這許多的糧困,竟不好意思去拿,只吃起了雜糧菜粥。 林挺讓了兩讓,三人堅辭不受,林挺也是明白了,“三位年紀雖然輕,但都是仗義之人,不愧是小梅的朋友。” 他將面饃託付給手下,“拿去給幼兒所送去,給孩子們一人分一口吧。” 三人將小梅嫁了貂屠夫的事情說與林挺聽。林挺感嘆:“小梅做事果決,不是尋常女子。”三人又將小梅是麒麟山大當家的大龍的女兒講了,林挺大笑,很是為小梅開心,“甚好甚好,這老天爺,不只會造人間的苦難,偶爾也做做美。” 聊完小梅,三人問及龍虎山的狀況,林挺面色轉喜為憂。 原來小梅走後,他做了這個當家的,便依了自己上山的本心——自強,救苦,著了山眾往附近村裡去散佈了說法:廣收貧民,墾荒為生。可誰能想到,西川民生竟如此艱難,不足一月,已經四百多人來投奔了。這人多糧少,冬日眼看就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