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角度,哪怕能夠明顯感覺出趙泗對於辣椒這等作物的喜愛,他的注意力依舊放在了紅薯土豆玉米之上。
“畝產,幾百斤?”始皇帝重複了一下。
秦朝,雖然是大一統的開端,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個春秋戰國混為一談。
這個時期雖然也採用精耕細作的農耕方式,但是不管是種子也好,還是耕耘經驗也罷,都遠不及後世。
秦朝時期的糧食畝產量,普遍停留在一百斤上下。
畝產一百二十斤往上都算耕種得力,一百五十斤往上都要燒高香了。
而至於宋明清時期,沒有自然災害的影響下,平均畝產兩百斤往上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
趙泗知道,兩千年前的種子和兩千年後的種子不一樣。
現代紅薯土豆畝產三四千斤是常態,某些地區甚至能夠做到畝產八千斤……
但那是建立在打蟲藥,化肥,乃至於種子本身就經歷過了科學的人工培育。
故而,趙泗只敢往少了說。
這等東西意義重大,與其往多了說,倒不如往少了說。
畢竟相比較於這個時代平均畝產百斤的糧食產量,幾百斤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約莫?五百斤上下?”趙泗很保守,他甚至連畝產千斤都沒有說。
五百斤上下……這是個什麼概念?
這意味著,普及開來,全天下餓死的人將減少大半。
而從始皇帝的角度出發,一個畝產五百斤的糧食農作物,無疑是為秦朝的統治添磚加瓦,增加了極高的政權穩定性。
“至多五百斤?”始皇帝甚至多問了一句。
“大約五百斤。”趙泗開口回答到。
五百斤的平均產量很高,五百斤的最高產量那水分可就大了去了。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糧食和糧食也不能一概而論。
秦朝時期,商鞅改法以後鼓勵生產,彼時都已經有記錄有人能夠畝產兩百五十斤。
都江堰修建成功以後,最高畝產記錄甚至達到了317斤。
有沒有水分不知道,但是彼時秦國地區的平均畝產依舊也剛剛跨過百斤罷了。這還是得益於秦國的耕戰制度,種地也有賞罰,故而農業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高於六國。
而始皇帝一統天下的現在,甚至還有很多地區畝產不足百斤。
客觀的說,一統天下以後的秦朝,平均畝產反而下降了十斤到二十斤左右。
糧食生產也是上下相差極大,唯有平均值最為靠譜。
平均畝產五百斤,放在這個時代是什麼概念?
“此等作物?可好操弄?”始皇帝的下意識認為這是一種比較金貴生長條件要求較高的農作物。
沒辦法,畝產量太大了,條件不高一點總覺得不真實。
“好養活的很!”趙泗咧嘴一笑。
哪怕是始皇帝,面對未知的資訊也有很大的極限。
畝產五百斤……只是趙泗的保守說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