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真正的法國(4000字大章) (第2/4頁)
天海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想拂了她的好意,便吩咐衛隊長讓她把吃的拿過來。
埃芒盡職盡責地將桌上的白麵包、醃肉、烤雞以及蔬菜湯都嘗過一遍,這才向王太子點頭示意可以吃了。
約瑟夫簡單吃了幾口,味道非常寡淡,不過倒也不至於難以下嚥。
克索德和埃芒也都跟著吃了一些,而佩爾娜對食物最不挑剔,幾乎把自己那份吃了個乾淨,還去裡間稱讚了女主人的廚藝。
枯坐著頗為無聊,於是約瑟夫便與屋子的男主人閒聊了起來:“您知道政府讓種土豆的事兒嗎?”
農夫非常拘束地躬身點頭:“知道,老爺。瑪爾芒神父來說過,還說那是主的恩賜。”
“那您是否要種一些?”
農夫搖頭。
“為什麼不種呢?收穫之後只需要償還三分之二,很划算的。”
農夫憋了十來秒,才小聲道:“科伯特子爵說了,最好別種那東西……”
克索德忙湊到約瑟夫耳邊道:“殿下,我剛才打聽過,科伯特是這兒的地主。這附近的人都是他的佃農。”
約瑟夫點頭,又問農夫道:“可是種什麼不是由農民自己決定的嗎?”
農夫木訥道:“可科伯特子爵不讓。”
約瑟夫嘆了口氣,這些年貢農——也就是佃農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說起來可以自由耕種土地,只需交租即可,但實際上還是對擁有土地的封建主有很大的人身依附。
比如他們不能隨意遠離自己的土地,需要承擔不少封建主的勞役,甚至發生糾紛也都可以由封建主裁決——如果封建主住在附近的話。
所以這些佃農通常不太會違背大地主的意思。而舊貴族們對土豆採取抵制態度,也導致大量的年貢農無法種植土豆。
約瑟夫又和農夫聊了一陣,對這戶人家的生活情況也有了大致瞭解。
農夫叫蓋茲卡,種了科伯特子爵27畝地,每年的糧食收入在200裡弗上下。
不過在交了科伯特的地租之後,這家人還要繳納人頭稅、軍役稅、十一稅、二十一稅、道路勞役稅等等一大串的稅。
之後的生活中,還要交磨坊稅、榨坊稅、鹽稅、商品稅、過路稅等等。
剩下的基本夠一家人每天有黑麵包吃而已。
至於結餘,蓋茲卡表示這幾年來旱災頻發,導致收成不好,家裡早就沒有結餘了,如今還欠了別人近50裡弗。
因為蓋茲卡身體比較強壯,所以他家還算是這個村裡條件不錯的,據他所說,村裡足有五分之一的人都無法頓頓吃飽肚子。
約瑟夫心中感嘆,像蓋茲卡這樣的佃農在法國有兩千萬以上,一旦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抵禦能力。屆時他們為了自己和家人不被餓死,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加入暴動的隊伍之中。
他吁了口氣,不論是法國的鉅額債務,還是底層農民的生計,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做出很多艱難的變革,比如推進工業發展,比如調整土地分配,比如削弱大貴族和教會的封建特權……
他心中思忖著,走到了窗邊,眼角正瞥見裡間的蓋茲卡夫人將自己等人剛才吃剩下的東西仔細地收了起來。其中埃芒喝剩的半碗蔬菜湯被她倒入鍋裡,又加了水和幾片菜葉,變成了一大鍋湯。另一塊核桃大小的醃肉則被她小心地切成幾乎透明的薄片,夾在了黑麵包裡。
兩個八九歲大的孩子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母親忙碌,不時地擦一下嘴角,似乎看到了人間最美味的珍饈一般。
約瑟夫有些心酸,在巴黎,自己滿目都是權貴們的爭權奪勢,是貴婦們的紙醉金迷,是貴族們夜以繼日的舞會和沙龍。而今天在蓋茲卡家,才算是看到了法國真正的樣子。
貧窮,破敗,守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