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構建發生在一九三○年代初上海法租界的一系列事件的輪廓模型,同樣透過閱讀歷史檔案,我們一開始就發現這個女人。
法租界警務處政治部的文書確曾為她建立起一份卷宗(儘管它顯然帶有殖民地法國官員那種懶散的、馬馬虎虎的風格)。日軍侵入上海後,該卷宗仍儲存在理論上歸屬法國維希政府管轄的法租界當局手裡。直到一九四三年,汪偽政府正式宣佈收回法租界管轄權,卷宗當然隨同法租界警務處的其它所有重要檔案一起,轉到偽警察局檔案室內。我們相信,日本侵略軍駐上海的特工部門(即我們常常說的特高課),以及汪偽特工總部(即人們常說的&ldo;76號&rdo;)一定曾抽走該檔案內的一些關鍵檔案,以配合他們隨後對該女軍火商人展開的複雜而成效不彰的調查。當然,另外還有一種可能(總會有另一種可能的),我們的薛維世先生(無論此前還是當時,此人一直在該部門位居顯要),出於他私人的各種目的(或者國家利益),同樣很有機會把卷宗內的重要檔案秘密取走並銷毀(即便他有收藏的意願和可能,我們大概再也無法找到)。
眾所周知,中國軍民的抗戰勝利是在一九四五年,這卷宗隨即由光復後草草組建的上海市盧家灣公安分局接收。一九四九年以後,卷宗的接管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盧灣公安分局。作為一個歷史研究者,我們必須體諒新生的、物資貧乏的國家和政府管理部門對於歷史檔案的處理方式‐‐有些時候,如何節約利用物資要比合理利用歷史資訊更迫在眉睫。純粹是由於紙張供應嚴重匱乏,共和國的公安人員不得不利用舊檔案(那些看來不太具有現實價值的檔案)的空白背面,以書寫對他們來說更緊要、更須記錄的事件。如此一來,這卷宗就被拆散,沒有人會關心寫在那些紙張背後的、已由(主要由投誠的國民政府軍政特工人員組成的)情報諮詢委員會鑑定過的,並被確認為無用的歷史資訊。我們相信很多相關檔案已被撕碎、捲成一團,消失在紙簍裡。一部分資訊至今仍藏在主題全然與其無關的檔案背後(因為重新裝訂貼上歸卷而難以被研究者發現)。我們曾發現過一頁檔案‐‐在一份有關建國初工商業資本家內反動分子的舉報記錄背後。那頁檔案被翻折過來重新裝訂,並用劣質膠水粘合。因為天長日久而脫膠,我們這才有幸發現它。在檔案館嚴格的調閱規則下,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從上下兩端挑開那頁合疊的紙,確保不去破壞裝訂線,憑藉靠窗座位比較明亮的光線,一字一句把這份殘頁的內容抄錄下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