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解放軍攻克臨汾,將整個晉南地區連成了一片,解放軍有了一個鞏固的大後方。
閻錫山為維持其統治,以尚有的全部兵力5個軍部、14個師、3個暫編總隊及22個保安團、21個保安警備大隊共約13萬人,加強以太元為中心,以同蒲鐵路、忻縣至靈石段構築晉中防禦體系,在各城鎮要點和交通要道均修築了大量碉堡群,並完全封鎖了晉中四周山口。
趙副總司令以第34、第61軍和第19、第33、第43軍主力共9個師,以及暫編第8、第9、第10總隊,將他們分佈於榆次至靈石鐵路、太元至孝義公路沿線各城鎮要點,駐守在這些戰略要點上。
另外以第34、第43、第61軍各一部共13個團,包含閻錫山所謂的的“親訓師”、“親訓炮兵團”,組成“閃擊兵團”,進行機動作戰,不論解放軍進攻哪個據點,“閃擊兵團”就會立即前往增援。
閻錫山如此部署的目的,就是準備在麥收季節,大肆搶麥抓丁,以解決軍糧、兵員不足。
徐司令報請中央軍委批准,為保衛晉中麥收,削弱閻錫山的有生力量,為奪取太元創造有利條件,決定調整部隊休整時間,組織47個團6萬餘人發起晉中戰役
六萬對十三萬。
徐司令決定利用解放軍善於運動戰、野戰的優勢,在晉中麥子成熟前發起進攻。
6月11日。
解放軍一部進至孝義、汾陽間的高陽鎮地區佯動,一部沿同蒲鐵路北上,於12日攻佔靈石,吸引“閃擊兵團”進擊高陽鎮地區,遭另一部解放軍截擊,雙方形成對峙。
6月18日。
“閃擊兵團”第43軍第70師主力從汾陽向山莊頭、神堂地區出擊,被解放軍殲滅一部,餘部退回汾陽城。
徐司令為了進一步調動“閃擊兵團”,準備在運動中殲其一部,他派第8、第13縱隊沿平遙、介休東南山地隱蔽北進,於19日進至平遙、介休間在鐵路沿線待機。
北嶽、太行、晉綏軍區部隊分別破擊榆次至太谷、太元至忻縣鐵路,阻止與牽制由太元方向南援的國民黨軍。
“閃擊兵團”這才發覺側背受到威脅,於是自高陽鎮地區分路回撤。
21日下午。
當“親訓師”、“親訓炮兵團”退至張蘭鎮以北地區時,與第8縱隊遭遇。
第一兵團第8縱隊和太嶽軍區部隊迅速先行展開,將這支國民黨軍壓縮在汾河東岸、張蘭鎮以西狹小地域內,並快速分割成數段。
經過3小時的激戰,解放軍殲敵5000餘人,繳獲火炮36門,國民黨軍餘部被迫退入張蘭鎮,被太嶽軍區部隊徹底包圍,連同駐守該鎮的暫編第45師新兵團一同殲滅。
“閃擊兵團”餘部撤回平遙。
為調動並殲滅駐平遙的國民黨軍,21日晚,徐司令命令第13縱隊向祁縣東南地區出擊,在梁官村、張名村殲滅第33軍第71師一部,呂梁軍區部隊進到汾河西岸徐家鎮、南胡家堡一線,與第13縱隊從東西兩面威逼平遙至忻縣的交通線。
23日晨。
被分割在平遙的第19軍軍部率暫編第40師及“親訓師”殘部繞道北撤,企圖向祁縣第33軍靠攏,下午進至祁縣西南北營村附近時,第13縱隊突然發起進攻,將其主力包圍於北營村,戰至午夜,將其殲滅。
閻錫山對第1兵團的迅猛攻勢極為驚恐,急令趙副總司令與和野戰軍總顧問元泉馨(原侵華日軍獨立第14旅旅長)進至太谷坐鎮指揮。
趙副總司令為了尋求在祁縣、平遙間與解放軍第一兵團決戰,將第34軍由平遙北移,第33軍從祁縣南下接應,集結於洪善地區,以留用的日軍為骨幹組成的暫編第10總隊由太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