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認為它們有不同的來源,是不同的身體器官產物他說: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盡心上》)君子稱為性的,反映了人的本質屬性的仁、義、禮、智、他認為根植於心,是心這種思維器官的產物他認為&ot;從其大體為大人&ot;,順從心這種大體之性,就是君子而告子所謂性,他認為是耳、目、鼻、口、四肢的產物,雖然人皆有之,但不足貴,&ot;從其小體為小人&ot;,順從這種小體之性,只能成為小人,不能真正地體現出人的特質
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孟子與告子的人性之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告子認為是人性的,孟子說,這雖然是人們所說的性,我也承認;但它不是&ot;君子所性&ot;,不是真正能夠反映人的本質屬性的人性而孟子所認為是真正人性的,告子卻說,&ot;生之謂性&ot;,這些東西是後天的人為,不是人類生而就具有的自然屬性
孟子承認&ot;君子所性&ot;者是&ot;命也&ot;,是天賦予人的,可見他也是從人的自然性這一角度來談人性的,但是他卻把非自然屬性的東西當成了人的自然屬性,把人的自然屬性這一論題轉換成了人的本質屬性所以,從邏輯的角度看,孟子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但是,孟子第一次把人性討論的重心由人的自然屬性轉換到人的社會屬性上,把人們的注意力第一次由人類與動物的共性引到了人類的個性上,從而開始了對人的本質的認識,這一轉換從思想史的角度而言,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孟子為什麼要轉換人性概念的內涵,將關於人的自然屬性的討論變成關於人的本質屬性的探討呢?其原因就是要為他的仁義學說從人的先天結構上找到內在依據,利用人的心理感情論證其仁義學說的天然合理性
&ot;孟子道性善&ot;(《孟子&iddot;滕文公上》),性善論不但是孟子人性學說的核心,在孟子整個思想中,也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