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第3/4頁)
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有棉被阻擋,那利箭卻是射不進來。
眾人都是鬆了口氣,這懸戶軟壁果為守衛垛口第一切要之物,沒有這種裝置,軍士們不要想在垛口前站立。
大群由堡內男丁組成的醫護輔兵,抬著一個個擔架,從城下上來,他們將城頭受傷的軍士抬下醫治,陣亡的收殮。一路上,傷亡將士的鮮血灑滿城頭。看著地上的鮮血,還有受傷兄弟們的聲聲叫喚,都讓城上各人感覺到,此戰的艱辛會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此時城牆上的各隊各甲的將官與火銃手都是從垛牆的瞭望孔上,或是從懸戶中挖空的小孔內張望城外的動靜,只見城下的清兵盾車已是在離城牆二十步距離停下,盾車內很多清兵都是走了出來。他們有些人借著盾車遮掩,有些人卻是明目張膽的站在盾車外面,不過他們個個張弓撘箭,只是凝視著城上的動靜。
在左哨城牆這邊,韓仲大致估計,韃子兵的戰兵怕有一百五十人左右。看他們身上的旗號盔甲,至少都是清兵中的馬甲兵,個個披著兩層重甲,特別是有幾個看起來象是分得撥什庫與撥什庫的將官,身上穿的鼓鼓的,估計是穿了三層的重甲。
有一個看起來象是牛錄章京的人,身上穿的更鼓,在他的身前左右,圍著的都是白甲兵,約有三十幾人,個個手持重盾,盔上高高紅纓,披著雙層的重甲。在每群白甲兵的旁邊,還站著一個壯大,明甲紅纓,背上插著斜尖的小黃旗。
在清兵盾車的後面,一輛輛由清兵跟役推著的獨輪小車,滿載泥土等物,已經滾滾前來,逼近了城牆前的溝塹。
在舜鄉堡南門兩旁的城牆根下,在壕溝的外側,佈置有一些拒馬,鹿角木、鐵蒺藜等物,他們是舜鄉堡城牆的重要防線,決不許可清兵們輕易破壞填上。
此時城樓上的王鬥中軍部已經看清楚城下的動靜,樓上又傳來激昂的戰鼓與號令,讓各隊的火銃兵自由作戰,向城外射擊,阻止清兵們的填壕登城。
而這時,清兵大陣中傳出的戰鼓聲更為高昂,雙方在城上城下對射起來。
火銃的鳴響與煙霧不斷冒起,城牆上各隊的火銃兵們,將自己一根根火銃從垛牆的瞭望孔,還有下面的射孔中探出,不住向外射擊。同時間,清兵的弓箭也是不斷射來,有些角度刁鑽的利箭,甚至可以從這兩孔內鑽進來,給城上的火銃手們造成傷害。
由城垛上的瞭望孔與垛下的射孔角度不廣,射擊不便,有一個左哨乙隊的火銃手,嫌懸戶擋在垛口處不好射擊,稍稍將一個懸戶移開了一些,沒等他開火,立時多達十根的勁箭向他射來,他面門上中了八根的利箭,立時慘叫著滾倒在地。
見他如此,更是沒有火銃兵敢移開懸戶。
由於清兵還沒有填壕登城,所以幾個馬面警鋪的側射火力也是發揮不出。
從瞭望孔與射孔向外射擊,捕捉敵人不易,不過只要射中,以舜鄉堡火銃的威力,就算城下的清兵身著兩層重甲,也是立時打翻在地。就算一時不死,或是沒有打破重甲的,但火銃那強大的威力,粗重的彈丸撞擊過去,所有的力量都要由身體來承受,那些中彈的清兵立時骨頭斷碎,失去了活動的能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