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第3/4頁)
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明這天,王鬥給軍戶們放假了兩天,同時自己也是回家掃墓,祭拜亡父先祖等。
第三天開始,王鬥便決定組織全堡的人力開始修建堡牆了。
第042章 修牆
由於從四傾梁匪寨那邊拆回大堆的木料石料,所以建造堡牆堡寨的原料可說充足。
不過木料石料雖是不缺,但修建堡牆,卻需要大量的黃土夯泥。
夯築過程中,挖土,和泥,脫坯,曬乾,同樣需要大批人手。
王鬥只是調動所有的靖邊堡居民幫忙,幾百口人,無論男女都是上陣,那些匠戶的家口同樣出來勞作。
&ldo;大人,以青石為牆基,先需經過打磨,夯築堡牆,同樣需要用漿汁粘合。&rdo;
在王鬥前面,大批挑著簸箕、籮筐的男女沿著堡牆邊來回運土奔跑,一些工匠在指揮靖邊堡男丁打磨石料,一些工匠則在指揮男丁夯築堡牆。場面熱火朝天。
此時在王鬥身旁的,除了韓朝等人外,便是那個製造水車的老匠,他雖是木匠,但同樣精通土木泥工。
&ldo;漿汁粘合?&rdo;
聽了老匠的話,王鬥有些奇怪,他不知道夯築堡牆還需要用漿汁粘合的,而且這漿汁又是何物?
經過老匠的解釋,王鬥才明白。原來這古時修建城牆,是用黃土漿、河砂、石灰、糯米漿混合成一定比例製成三合土,如此夯築的堡牆才經久堅固,難以隳壞。甚至有些地方築牆時還要加入狗尿,當地相信如此可以避邪,當然對王鬥來說就算了。
黃土、河砂好說,想到要用去大批的糯米,王鬥就忍不住一陣陣心痛。旁邊的韓仲等人同樣露出可惜的神情,糯米啊,他們平日都是捨不得吃,沒想到卻要砌入到這堡牆中。
不過按老匠說的,如此夯築堡牆才堅固耐用,可歷數百年,而且這也是古時最普通的築牆手法了,在一些大城或是宮廷內,他們夯築堡牆,如果外面要包磚,除了加入大量的糯米汁外,甚至還要加入大量的黃糖、蛋清、紅豆等物製成粘合劑,這所費的錢更是不計其數。
聽了老匠的話,王鬥還能說什麼?只得交待一句:&ldo;一定要保質保量。&rdo;
然後又到處巡視了。
……
在王鬥與眾工匠的規劃計算中,靖邊堡的堡牆比董家莊略小,周長一里零幾十步,堡牆高約十米,城基厚五米,不包磚。南向設南門一座,門上築城樓,外設甕城,再有護城溝壕一道。
在堡外,再建一個供軍士操練的較場,供軍官坐鎮指揮和休息的演武廳。
而在堡內,街巷打算都用山石鋪就,兩旁有排水溝,同樣用石頭鋪就。由於靖邊堡的地形是北高南低,這樣如有下雨,便容易排水,不存在雨澇積水之患。同時在南門外建一個石坑,未來積水直接經水道從堡內排入石坑外,那水便用於堡內人畜之用,甚至可用於將來的田地灌溉。
這個構思是王鬥想出來的,經工匠們商議後認為可行,同時對王斗的奇思妙想讚嘆不已。
在街道建好後,由於堡內已是事先規劃出一塊塊的土地,日後堡內的軍戶或是外來居民,如果不想住營房的,都可以從王鬥手中購買土地,在劃分好的地塊上建自家房子,最後全堡的人合資興修廟宇、戲臺等公共建築。
有了王鬥與工匠們的設計,靖邊堡的軍戶們只需好好勞作便可,王鬥等人估計這堡牆要建好,約需要二、三個月的時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