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 (第2/3頁)
懶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拿出錢來,只要有錢,一切自然好說。
在許多人印象中,不論北宋還是南宋,打仗好像都不太行。
其實不是將領和士兵們打仗不行,而是上面的統治者不給力。
要是把西漢王朝的漢武帝叫過來,那風氣瞬間就不一樣了,漢武帝曾說:“寇可往,我亦可往!”
既然人家能來打自己,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去攻打他們?所以說漢武帝要是來帶領北宋,指定能讓他們成為西漢那樣的世界最強國。
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皇帝們一個個都跟大草包似的,手下計程車兵和將領們就算再有心,也沒有他們發揮能力的機會。
南宋和北宋雖然說抵禦外敵不太行,但對付那些起義軍還是綽綽有餘的。再怎麼說,那些也是經過訓練的正規軍。
而且那時候對付起義軍也不只是打,還招安呢,簡單來說就是先把起義軍們給揍一頓,然後等他們招架不住時,再勸他們接受招安。
一般來說,起義軍都會接受招安,因為他們實在是支撐不下去了。
與其毫無意義地去送死,還不如接受招安呢,宋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這個宋江就是正史中的了,而不是小說中的那個。
要想讓起義軍們乖乖接受招安,沒有錢怎麼行呢,總得給人家點好處吧。
所以總的來說,金錢的確能深深影響起義軍,其次就是大家那時候太團結了。
要說最難得可貴的,就是大家團結在一起,那兩宋那時候為何能團結起來?自然是因為有外敵了。
不論北宋還是南宋,外敵基本上是有的,而且問題都很嚴重。要是稍有不慎城池被破,那很有可能會國破家亡。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面對外敵入侵時非常團結。那種團結既可以說是因為時局被迫,也可以說是他們自願的,總之就是大家能走到一起。
尤其是北宋滅亡、南宋剛剛建立的時候,那時大家可是很團結的。
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再往南邊退,那就只能一頭扎進海里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只能團結起來奮力抵抗敵人,如此才能有一線生機,這時候可是非常感人。
所以說,這時要是出現了起義軍,那大家可是非常痛恨他們的。
在當時人看來,國家正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幫忙抵禦外敵,還跟那些外敵一樣。
所以兩宋時候的起義軍,是非常不受大家同情的。
那站在我們如今的角度來看,他們起義真是錯的嗎?當然不是。
製造輿論的文人
對於那些普通老百姓們而言,他們只是想吃上一頓飽飯而已,他們有錯嗎?自然沒有。
人家連飯都吃不起了,你還跟人家談什麼國家大義。如果是你吃不起飯,你還能聽得進去什麼國家大義?
所以這第二個原因,看似非常難得,其實也是有些殘酷的。
至於最後的原因,就跟兩宋時期的文風有關了。
一般來說,大部分王朝對於文官和武官都是一碗水端平的,畢竟這倆就跟兒子和閨女似的,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但在兩宋可就不一樣了,那可真是典型的重文輕武啊,這個太讓人費解了。
如果你說一個王朝重武輕文,那很好理解,無非就是為了抵禦外敵或者開疆拓土嘛,總之就是對國家安全非常有利。
但重文輕武著實不理解,難道等戰爭爆發後,讓那些文人去當炮灰?
當然了,那些文人們也不都是一無是處。
也正是因為兩宋的文風非常重,所以那時候出了不少有名的文臣,比如王安石、范仲淹、蘇軾等。
或許這時就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