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方成 (第2/2頁)
木子李大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在幹嘛呢?”
“哇,你覺得那個是攻?那個是受?”
“不會吧?有沒有可能是在練體格檢查?”畢竟是醫學院校,有個學生中肯的推測。
有人已經偷偷拿出手機開始錄影了,標題已經想好了,“震驚!兩男性大學生在教室裡公然”
然而林動並沒有想太多,他迅速地將手按壓在了男同學的胸骨劍突下方,觸感柔軟。這時,旁邊的女生們發出驚呼聲:“快看啊,已經開始動手了!”
林動詢問道:“有什麼感覺嗎?”男同學回答說:“沒有特別明顯的感覺。”
林動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句話:“心下痞,但滿而不痛。”這正是半夏瀉心湯證的典型表現。他心中暗自思忖:“沒錯,就是這個方子!”
隨後,林動讓男同學站起身來,並繼續為他開具藥方。
姜半夏15g,黃芩10g,黃連5g,乾薑10g,甘草10g,黨參20g,大棗15g,延胡索15g
三付,水煎服,一日一劑分服。
周圍的人聽到這句話後,紛紛恍然大悟。他們終於意識到,原來這兩個人剛才並不是在開玩笑或者打鬧,而是真正地在診病!
然而,對於這種需要觸控腹部來診斷疾病的方法,眾人還是感到十分好奇和疑惑。畢竟,傳統觀念中的中醫似乎只依靠脈象就能夠準確判斷病情。
這時,人群中有一名來自習的仲景班學生帶著一絲不確定的語氣問道:“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腹診嗎?”他的話語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其實,腹診在中國古代醫學經典《傷寒論》中確實有所提及,但由於歷史原因以及對中醫理論的誤解,國內並沒有將其作為一種獨立的診斷手段得到充分發展。
相反,在明清時期,中醫逐漸強調脈象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觀察與檢查。因此,現代人們普遍認為中醫只需透過號脈即可瞭解患者的健康狀況。
相比之下,日本卻非常注重腹診,並在此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可以說,雖然我們失去了一部分寶貴的醫學遺產,但在另一個國家卻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這種現象讓人不禁感嘆世事無常,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
林動將方子交給了這個同學,然後就去上課了。
下午五點多,那同學又找到了他,還提著一袋子真空包裝的中藥。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