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2/2頁)
俞運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抓住任何機會使俄羅斯重新回到我認為最符合它真正利益的道路上去,也就是說,同英國結成親密同盟,給予它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使它擁有它應有的壓倒法國的優勢,這樣做符合整個歐洲的利益,尤其是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因為,法國是英、俄的共同敵人,它的強大是俄國的恥辱。
這封信寫得如此老練,既表白了私情又不會讓反對派抓住任何把柄,因為它處處都在為俄羅斯的利益著想。由此不難看出,27歲的葉卡特琳娜在政治上是何等成熟。
1756年爆發的&ldo;七年戰爭1&rdo;使葉卡特琳娜邁出了幹預國家大事的第一步。當時,腓特烈二世親率普魯士軍隊開進了薩克森,接著勢如破竹,橫掃西里西亞,又在昂拉格城下大敗奧地利軍隊。別斯杜捷夫作為法國利益的忠實代表,極力慫恿女皇出兵打擊普魯士。俄羅斯軍隊自彼得一世去世後,因政變迭起,政局不穩,軍費匱乏,裝備低劣,士兵們甚至沒有鞋穿,沒有槍使。上層軍官怨聲載道。現在,戰爭打起來了,軍官都躍躍欲試,因為只有戰爭才能使統治者認識到軍隊的重要。在各方面的壓力下,伊莉莎白女皇終於命令著名的大元帥,年邁的阿普拉西率軍出擊。然而,作為軍事家的阿普拉西深知普魯士軍隊銳氣正旺,而俄國軍隊的戰鬥力十分有限,所以,他沒有急於同普軍交鋒;而是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11756年至1763年爆發了一場波及全歐洲的戰爭。以英國、普魯士為一方,以法國、奧地利、俄國、薩克森、瑞典為另一方。最後,普魯士、英國取得了勝利。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