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運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 俄國未來的女皇原來卻是個普魯士的灰姑娘
1744年1月,凜冽的寒風在俄羅斯帝國的大地上任意肆虐著,彷彿向人們宣告寒冷的冰雪世界即將來臨。現在絕不是觀光旅遊的季節,更不是探親訪友的佳期,路上已少有行人來往。因此,從普魯士駛往俄國的一隊馬車特別引人注目。這是四輛笨重的轎車式馬車,車上的兩位女主人顯得興奮而緊張。一位是風韻猶存的中年婦女,一位是俏麗端莊的少女。跟隨她們的有七八個穿著整潔的傭人。車隊緩緩行駛著,在普魯士邊境檢查站簡單地辦理手續後,便駛向廣袤無邊的俄羅斯帝國……
誰也不會想到,眼下這支不起眼的車隊將在俄羅斯的歷史上輾出深深的巨轍。車上那位稚氣未脫的少女,18年後奇蹟般登上俄國皇位,成為震撼歐洲的俄國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
這位未來的俄國女皇現名叫索菲亞&iddot;腓特烈&iddot;奧古斯特。1729年5月2日降臨在普魯士的一個小城什切青,今年剛滿15歲。索菲亞出身於普魯士的一個親王家庭,但她的童年生活卻十分灰暗。父親是德國的安哈特‐採爾布斯特的親王凱斯蒂昂&iddot;奧古斯特,是位很不起眼的普魯士軍隊的陸軍少將。他37歲才結婚,本來期望生個王子,卻盼來了一個公主,加之長期戍邊在外,實在難得對小索菲亞表示愛憐。她的母親也總是忘記自己是個女人,對生個公主極不滿意。第二年生了兒子後,可憐的索菲亞就連母親的白眼也得不到了,她的母親乾脆把她交給保姆,而自己一心照看寶貝王子了。
越是缺少父母的疼愛,索菲亞越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撫愛與奉承,越是遭到母親的另眼相看,她越是自尊和倔強。不過,最令她傷心的還不是父母過於吝嗇自己的愛心,而是她作為一個女孩子連最起碼的驕傲資本‐‐美貌也沒有。她常常對著鏡子顧影自憐:為什麼鼻樑這麼長,好像要貫穿下巴似的;而下巴又尖尖的,向前挺出,如不小心,有可能會戳著對面談話的人,以致她最欽佩的老師卡德爾小姐不得不要求她時刻注意收縮下巴。這還不是索菲亞的所有不幸。四歲多的時候,她患了膿皰病,為了取掉痂蓋,只好幾次剃光頭髮,頭上的疤痕使她抱憾終身;七歲那年,一場胸膜炎幾乎奪走了她的性命,雖然僥倖戰勝了病魔,卻留下了殘疾;脊柱發生了偏斜,右肩高,左肩低,左胸骨凹陷。看見自己這副尊容,可憐的小菲辛(人們對她的愛稱)不禁淚流滿面。不,上帝不會如此捉弄一個無罪的孩子,不,我一定會好起來的,一定會變得健康、美麗而且聰明。她幼小的心裡時時湧起一股戰勝命運的信念。
為了矯正變形的身體,索菲亞隨父母走遍了大半個普魯士的醫院,但所有的醫生對此都束手無策。最後,還是什切青的一個土法正骨的大夫救了她。這個果斷固執的男人不顧他人的反對,堅決採取一種古怪的措施:&ldo;他叫一個空腹的姑娘每天早晨六點鐘用唾液擦洗孩子的肩和背。然後,他為索菲亞製作了一件必須日夜穿在身上的緊身褡,只有在更換內衣時才脫下。這樣她經受了將近四年的折磨之後,終於在11歲的時候,脊柱骨得到了矯正,身體也日益好轉,她感到歡樂和力量重新又回到了自己身上。1&rdo;與其說這是土郎中的醫療方法取得的成果,不如說是索菲亞的意志和恆心取得了勝利。
1引自卡&iddot;瓦利舍夫斯基《葉卡特琳娜二世》。
索菲亞的這種意志和恆心同樣地表現在學習方面。儘管家境並不寬裕‐‐像奧古斯特這樣的親王,在18世紀分崩離析的德國,大多過著艱難的日子‐‐但是親王的體面還是要保持的。像其他所有上層的德國家庭一樣,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