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華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娘拉著劉夏蓮打著手電筒來到老宅子,開啟門,大黃搖搖尾巴迎接主人,晚上都是它在這裡守著。
摸摸狗頭:“辛苦你了大黃,看起來你有些太孤單了,改天給你找幾個伴。”
開啟庫房的門鎖,裡面是堆積如山的玉米,今年是種了二十畝地的,除了交公糧,剩下的一斤都沒賣,價格太便宜了。九分錢一斤,一個二兩重的燒餅賣一毛、兩毛的,一斤玉米才這點錢,實在是讓人心疼,主要也是因為交公糧收的是一等糧食,農民手裡剩下算不得精品了。
娘有些無奈的說:“我感覺養豬還是挺耗費東西,這才多久啊,吃了好多東西了,家裡幾十個南瓜轉眼就吃完了,幾十棵大白菜也吃完了。”
“吃歸吃,但是野豬耐粗飼料,抗病力強,利潤肯定高,你就放心吧,以後發大財了,我給你買匹馬騎。”
“你當我騎不了啊,我年輕的時候真還騎過馬。”
“娘,咱倆可說好了,你出玉米和人工。其他的料我來出,等賣了野豬,咱們一人分一半的錢。”
“行,活我來幹,等忙不過來要僱人的時候你要出工錢,我可不管啊。”
“沒問題,就這麼說定了,走咱們去看看小豬去。”
公野豬的圈舍是特製的,高了能有兩米五,焊接的鐵門,透過一個柵欄和其他的豬圈連線起來。
手電照亮,公野豬發出哼哼的警告聲,娘抄起竹竿就抽。
“天天給你餵食物,還是不認人,欠打。”
公豬捱了一頓打,老實了,這其實是一種策略,它畢竟是野豬,小時候打怕了,等大了才不會翻天。
旁邊十幾頭黑母豬看見打公野豬,表現的也很害怕,躲在豬舍一角不敢動彈。
讓人驚訝的是買的時候五十來斤的黑母豬生長特別快,這才十來天的眼見著長大,還和公野豬好上了,也就是四五個月的時間就應該能看到小豬仔了。
生產的時間的確是早了點,主要是這年頭小豬沒有配合飼料吃,生長慢。
“南瓜、大白菜嘛,這都是小事,村裡多了去了,明天就先收五百斤,喂完了接著收。”
畢竟一個村子二百多戶人家,這點量還是有的,二分錢一斤的大白菜,只要你收,無數人的都會給送過來,一共十六隻豬,每天能吃多少顆,頂多七八顆而已,瓜菜只能是輔佐,真正起作用的還是糧食。
“娘,好好養吧,明年這群豬最少能賣四五萬塊,利潤遠比你想象的要高。”
娘一臉的不信:“你就吹吧你,能不賠錢,賺點豬糞我就知足了,走了,走了,回家睡覺,明天還得早起去屯苞米秸。”
第二上午,十一點多,劉夏蓮、李大美才回到了村裡,送魚其實很快,主要是李大美存錢和買衣服耽誤時間了。
娘看著一車的軍大衣,瞪著大眼睛看了看劉夏蓮:“夏蓮啊,你耳朵是不是有毛病啊,我讓你給你弟弟妹妹買兩件軍大衣過冬用,你買這麼多幹嘛,走走,趕緊退了去。”
“這不是還給你買了一件嗎,來穿上試試。”劉夏蓮拿過一件給娘穿上試試,這用料可真足,一米六五的身高,都到腳脖子了。
三件好的,純棉花可拆洗的棉大衣,這是給劉冬雪、劉荊文和孃的。另外是二十三件棉大衣,都是加長款,也是到腳脖子的那種,只是不能拆洗。
“這些啊,是給村裡五保戶買的,這不眼瞅過冬了,讓這些老人也好好過冬。”
娘看了看劉夏蓮:“你指定是發財了,也不告訴我。”
“我告訴你,全村人都知道了,所以不能告訴你。”
劉夏蓮、李大美二人趕著騾車直奔村大隊部,村長正和幾個隊長在那吹牛聊天呢。
“籲。”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