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5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經法》報上的詩,問他那個斷了幾年的知己是誰,那詩寫得悲切,像是和她遠隔天涯,再無見面的可能。陳麥對郭宇的細心感到驚訝,但郭宇的坦誠令他感動,就簡略地說了他和老梅的初戀,至於為什麼沒有結果,他只說緣分不到,沒辦法。郭宇遞給他一根菸,說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只是不像你這麼有才,空有一筆書法卻抒發不出來,只能去抄別人的詩。偶爾日記裡也試著寫寫,自己都不滿意,大多燒了。
陳麥絲毫沒有感到一個情敵的威脅,反倒覺得在面對一個真誠的朋友。郭宇禮貌地給所有人拍照,告訴陳麥怎麼調相機,怎麼構圖。他還給陳麥拍了幾張非常酷的單人照,告訴他他的右側面最有質感。
走了一個多小時,女孩子都累了,陳麥見街邊有個農家院子,就進去找飯。農家主人不在,只有個老太太看著院子,郭宇上去問能不能做點吃的,老太太目瞎耳聾的,郭宇就說我們給錢,自己做飯,說罷就掏出一百給了老太太。老太太看著大鈔,幾乎把假牙都笑掉了,說這院子裡的東西你們隨便吃,包括地上的雞。
老六看來從小就偷雞摸狗,兩個女孩子半天都捉不住的一隻母雞,他一腳踢上半空,凌空一記重拳,母雞當場仰僕,立斃。陳麥搶拍了這張老六殺雞圖,說你用這個泡妞,定戰無不勝。辛蘭自告奮勇進廚房做飯,圍上農家的圍裙,拎著鏟子煞有介事。好吃的人一般手藝都不錯,田曉玲把一團面和得風生水起,揪出一個個麵疙瘩開始蒸,說半個小時後就是饅頭。郭宇和陳麥決定對付這隻雞,郭宇找來了辣椒和蔥薑蒜,陳麥把它開膛破肚弄好了雞塊,用醬油和味精先醃了,等田曉玲的饅頭出鍋前開炒。
饅頭上鍋,老六和田曉玲就進了樹林子,饅頭熟了還不見人影。辛蘭等不及就開炒,把幾個菜炒得色香味俱全。陳麥在樹林邊喊老六,但見老六和田曉玲連滾帶爬地出來,各自用衣服兜抱了一堆水果。田曉玲的襯衫丟了一串釦子,春光洩得一塌糊塗。老六如建大功,說野地偷來的果子就是香,難怪人們都喜歡偷情呢。
這頓飯吃得痛快,卻可惜沒有酒。大家以茶代酒,首先感謝了大廚辛蘭,其次感謝了殺手老六,最後感謝了饅頭西施田曉玲。田曉玲的饅頭下的鹼不太夠,陳麥便有感而發:“這一鍋饅頭就和男女的感情一樣,感情基礎再好,下料不夠,發酵不足,看著漂亮,吃到嘴裡卻有點酸呢。”話一落地,他便有些後悔,因眾人都沉默起來。沉默就是尷尬。田曉玲再次發揮了她人精一般的反應。“那就下點猛料唄,寧甜了寧鹹了也別酸了,不就得了?”
辛蘭最先笑起來,推著田曉玲說你笑話我,明知道我的雞塊放鹽多了,不許你吃雞。
“再說了,反正能吃飽……”老六夾起一截雞脖子說。陳麥踩了他一腳,悶聲猛吃。
飯桌上,郭宇始終是個沉默的紳士,除了誇耀大家,就是和老太太聊天,老太太說兩個兒子都進城打工了,地沒人種,還在退耕還林,就只剩這個院子養活自己,老伴去年死了,就剩我一個人,連雞都快喂不動了,哎呀沒事你們就多來來,想吃啥吃啥,反正我也帶不走……
老太太說得隨意,倒把兩個女孩說哭了,見桌上剩菜很多,田曉玲逞臉般蒸了一大鍋饅頭,就知道這頓飯的浪費。陳麥不聲不響地又掏出五十元,悄悄放在老太太口袋裡。郭宇見了,微微一笑。老六幫老太太餵了雞,辛蘭和田曉玲刷鍋洗碗,陳麥和郭宇幫著紮了扎籬笆。之後五人繼續上路,直奔景陵。
法大有個陰森森的綽號——十四陵,皆因北京著名的墳墓景點十三陵就在學校的山後。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順著山勢延伸到了軍都山,開放成景點的只有長陵、定陵、昭陵和神路,個個修得富麗堂皇。還有幾個陵荒草叢生,人跡罕至,烏鴉成群,倒更像埋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