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殿試面見元熙帝 (第2/2頁)
木棉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們步伐整齊地引領著隊伍,向著皇城深處走去。
巍峨壯觀的太和殿矗立在眼前,殿外的丹陛層層疊疊,宛如天梯。
太和殿作為皇宮中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平日裡非重大場合與禮儀活動絕不輕易啟用。
此次殿試,選擇在此處舉行,足見朝廷對此次恩科的重視。
諸位學子們行至殿前,只見殿中,元熙帝身著龍袍,端坐在御座之上,不怒自威。
文武百官早已在舉人們到來之前完成見禮。
贊禮官邁著方步上前,高聲宣道:“舉人上前拜見皇帝陛下!”
眾學子依著禮部所定之禮儀,在丹陛上恭敬地行三拜之禮。
禮畢起身,而後紛紛在早已擺放好的書案前就座。
王睿穩步走到自己的書案前,輕輕撫平衣袍,端坐下來。
禮部官員將試卷逐一發放至各位學子手中。
王睿接過試卷,輕輕展開。只見捲上一道策問題躍入眼簾
制曰:西南諸蠻夷之地,民性獷悍,時有悖亂。歷代施以羈縻之策,然叛服無常,地方難靖。今欲長治久安,保西南一方穩定,其策安在?試詳論之。
在題目上停留片刻,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思路。西南邊疆地區,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中央政權對其控制力向來薄弱。
長期由當地土司統治,土司手握重權,自治一方,有時甚至自成獨立王國,與中央政權分庭抗禮。
土司制度雖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當地的穩定,但長此以往,地方割據之勢漸成,嚴重威脅著中央集權與國家統一。
略作沉思,心中定下中心立意,而後提筆疾書。其大概之意為:
其一,改土歸流,廢除土司制度,代之以朝廷選派的流官。
其二,設立郡縣,劃定疆界,將當地民眾編戶入籍,徵收賦稅。
其三,屯駐軍隊戍守邊疆,選擇戰略要地駐紮重兵,修築城池加強防禦。
其四,促進民族融合。教授禮儀,興辦學校,傳播儒家經典,使蠻夷知曉禮義廉恥,傾慕華夏文明。
如此一來,西南之地局勢可定,地方得以安寧。
王睿運筆如飛,時而停筆思索,時而奮筆疾書。
寫到關鍵之處,更是字斟句酌,反覆推敲,額頭上漸漸滲出細密的汗珠。
殿試的流程頗為繁複,分為策論寫作、面試或加試、閱卷與評定等環節。
整個過程從籌備到最終結果的宣佈,大約需要三天時間。
臨近中午時分,已有學子書寫完畢,率先交卷。
當著眾多考生的面,收卷官仔細地將試卷彌封,加蓋關防印章,而後將試卷捧入東閣之中。
眾人皆知,試卷已然糊名,但收卷官的嘴巴卻未被封住。自然會將考生的身份資訊透露給那些宰輔重臣們。
東閣之內,首輔趙靖國端坐在首位。
見收卷官捧著試卷進來,趙靖國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環視四周的同僚,緩聲問道:“諸位大人,依你們之見,今科殿試,何人有狀元之才?”
眾人面面相覷,皆不敢貿然下結論,一時間,東閣內陷入一片沉寂……
時間在緊張的氛圍中悄然流逝,學子們陸續交卷。
王睿在反覆檢查,確認無誤之後,也將自己的試卷交了上去。
交卷之後的王睿,隨人群緩緩退出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