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鄉試那些事(一) (第2/2頁)
木棉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一壺熱茶,又拿出準備好的點心,簡單地享用了午餐。
餐畢,時辰尚早,貢院外的隊伍依舊綿長,入場檢查仍在繼續。王睿鋪展被褥,打算小憩片刻。
不多時,被周圍的嘈雜聲喚醒。睜開眼,只見其他考生都已陸續就位,官吏們也開始著手分發考試用品。王睿起身,盥洗一番,活動了一下筋骨,然後端坐案前,深深吸了一口氣,凝神備考。
鄉試共考三場,第一場考察的便是四書五經。儒學治國,這是千百年來的傳統,故而考查考生對儒家經典的深入理解和應用能力至關重要。
這場考試在三場中最為重要,第一場若能順利透過,後面只要不出大的差錯,基本便可中舉。反之,若第一場失利,後面兩場即便考得再好,也難以補救。
貢院的幾個官吏舉著牌子,在考場中來回走動,上面寫著四書五經的題目。考生們看到後,紛紛拿起筆,準備作答。
王睿記下題目,開始仔細審題。
《四書》義三道,第一道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第二道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三道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每道題規定字數在三百字以上,王睿不敢馬虎,先在稿紙上列出提綱,理清思路,然後才一筆一劃地認真書寫起來。
《五經》義四道,同樣要求每道三百字以上。王睿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奮筆疾書。
這一場考試主要是考查考生對《四書》、《五經》以及各家註疏的基本掌握情況,類似於基礎知識的考核,答案也相對統一。
王睿在貢院中一連待了幾天,玉嬛準備的鮮食早已吃完,只剩下些乾糧。那些乾糧口感粗糙,難以下嚥,但為了保持體力,他也只能勉強吃下。
王睿在貢院裡一連待了幾天,玉嬛準備的新鮮吃食早就吃光了,只剩下些難以下嚥的乾糧。那些乾糧硬得能把牙崩掉,可為了填飽肚子,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往下嚥。
深夜。
身在狹小的號舍裡,王睿被旁邊號舍傳來的像打雷一樣的聲音給吵醒了,迷迷糊糊睜開眼,看了看天色。
都過去好幾天啦,天還是黑咕隆咚的。外面安靜得很,只有偶爾傳來幾聲蟲子叫。
王睿心裡雖然對旁邊號舍的傢伙有點惱火,但也沒吭聲。畢竟大家都是為了科舉在拼命,都不容易。他翻了個身,想接著睡。
不少讀書人本來就是文弱書生,平時缺少鍛鍊,在這又枯燥又惡劣的考場環境裡想要一直撐下去,那可真是難上加難。王睿想到這兒,不禁為自己平時堅持鍛鍊的好習慣感到驕傲。
好在王睿體質還算不錯,號舍的住宿條件雖說讓他很不爽,但也還能忍受。就是那硬邦邦的床鋪,把他的腰背弄得痠痛痠痛的。
唯一讓王睿特別不滿意的,就是貢院給考生們準備的那些沒什麼葷腥的大鍋飯。那飯菜味道淡得像白開水,一點油水都沒有,讓人看了就沒胃口。
這種吃不好又住不好的日子,每年都能把一些考生逼得中途放棄。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這首《登科後》,可真是把寒門學子寒窗苦讀十年,一朝得中的高興勁兒寫得透透的。王睿心裡暗暗盼著自己也能有那麼風光的一天。
王睿翻來覆去幾次後,才又慢慢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