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稟報道,“聖人,蘇相有要事求見。”
“宣!”
關隴貴族三派一發不可牽、牽之則動全身,楊堅雖然貴為大隋皇帝,卻可也不能說處罰就處罰、說殺就殺,便對李圓通說道:“我再考慮一下,你先去外面稍候片刻,等一會再宣你。”
“微臣遵命!”李圓通拱手一禮,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蘇威被楊安領進了御書房,他上前深施一禮,“臣蘇威參見聖人、太子。”
“免禮。”楊堅揮了揮手,問道:“蘇相這麼晚來宮中,所為何事?”
“臣有一個議案,想在明天朝會上討論,請聖人先過目。”蘇威說完,便將一本奏摺恭恭敬敬遞給楊堅。
“我先看看。”楊堅開啟奏摺看了一遍,忍不住看了低眉順眼的蘇威一眼,本以為是跟今天之事發生之事有關,孰料,竟是懸而未決的義倉大改方略。
蘇威在這個關鍵時刻重新將這方略上奏,那些人心惶惶、生怕殃及池魚的關隴貴族豈敢反對?
這傢伙實在是太精明瞭。
楊堅合上奏摺,笑問道:“蘇相怎麼忽然想到了義倉之事?”
蘇威恭恭敬敬的答道:“回聖人,臣這些天反覆考慮義倉大改之制,終於領會了聖人的深思熟慮、高瞻遠矚;臣以為義倉大改勢在必行,不能因為少數人的阻撓,而罔顧數千萬百姓的利益。所以明天的朝會之上,臣將堅決支援聖人透過此議案。”
楊堅意味深長的說道:“蘇相的良苦用心,我心裡十分清楚,可是你也知道反對者眾多,僅靠蘇相一人之力,恐怕很難得到多數人的贊同。”
“臣一人確實是孤掌難鳴,不過臣可以說服楊僕射、吏部尚書牛弘、民部尚書韋衝、刑部尚書李圓通、兵部檢校尚書蕭瑒、吏部侍郎裴矩、民部侍郎崔仲方等人,請大家一併支援這個議案。”蘇威看了楊堅一眼,又說道:“同時,臣也相信趙國公李仲文、左衛將軍張瑾、薛胄、柳述他們明白聖人之心,並加以主持。”
“好!”楊堅會意的點了點頭,微笑道:“那明天就看蘇相的表現了。”
蘇威又和楊堅、楊廣商議一下明天朝會的具體細節,便告辭而去。
“阿?!”等蘇威退走,楊堅扭頭看向默不作聲的楊廣,笑問道:“你聽出來了嗎?”
“聽出來了。”楊廣微笑道:“蘇相後面提到的幾個人,都是關隴貴族的大家族家主,也是最反對義倉大改的大臣。這幾人顯然是因為今天之事妥協了,但之前鬧得太僵,又顧及到自己的顧面,是以透過蘇相來表明態度。”
“我也是這麼想的。”楊堅默默地點點頭。
政治沒有對錯,只有利益之爭,所處的位置不同,思考問題的觀點也不同、所求的利益也不同。
楊堅要維護大隋和皇權、關隴貴族也要維護自身的利益,所以當皇權和關隴貴族的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爭鬥是在所難免的。類似的事情在歷史上十分常見,每一次衝突大爆發,輕則令一個富庶強大的王朝傷筋動骨,重則足以讓天下改朝換代。
但是從史上發生的事情來看,最終的勝利者往往都是世家門閥。而北周取代西魏、北齊取代東魏、大隋取代北周,實際上是皇權在利益鬥爭中失敗的結果。
楊堅隱隱約約的感覺得關隴貴族這一次,似乎改變了以往的鬥爭方式,但具體是什麼,目前還不得而知。
他想了一會兒,心中有了處置賀若弼等人的方案,令道:“宣李圓通、薛胄覲見!”
“喏。”
……
蘇威走出大興宮,登上了馬車。
馬車內坐著的李仲文和張瑾,等蘇威一上車,李仲文便急匆匆的問道:“蘇相,情況如何了?”
蘇威等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