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菜園子的老物件 (第1/2頁)
一棵雲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南洋的人回來建的,那就解釋得通了。
從清末開始,廣東、福建一帶,下南洋討生活的中國人不要太多。掙到錢後,回家鄉蓋房子、修路等等,十分常見。
這也算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富貴還鄉。
也不單純只是炫耀,還有想要告訴家鄉人,他有出息了。哪怕是死去的祖宗,都會墳上有光。
“後生,那些值錢的,拜託你都一一指出來,我代我們村先謝謝你了。”村長開口道。
江楓擺了擺手:“村長別客氣,這都是小事一樁。”
隨後,江楓還真挑出兩個杯子,告訴權哥等人,跟之前那個應該是一套的。
“我看,不止三個才對,其他的呢?”江楓問道。
廟祝想了想,說道:“這種杯子原本有六個的,碎了兩個,還有一個就不記得了。”
大家一聽,心裡滴血呀!
這種杯子,單個就五十萬左右。加起來,就沒了一百多萬。這一百多萬,分到每戶人家,都能分一萬多元。
接下來,村裡就是商量,怎麼處理那些值錢的東西了。
後面的事,江楓沒有參與進去,屬於人家村子的“內政”問題。
權哥帶江楓去摘李子,村長他們得知江楓的來意後,也吩咐其他人,到自家果園挑點好的摘,送給江楓。
人家幫了那麼大的忙,沒有點表示,實在說不過去。
吃飯的時候,權哥還開玩笑:“看看我家,有沒有值錢的古董。”
他老婆都忍不住白了一眼:“家裡老物件都丟得差不多了,還有什麼?”
當初建好小別墅後,那些老舊的東西幾乎都扔掉。畢竟那麼貴的別墅都建了,還要那些舊東西幹嘛?乾脆都買新的。
就連電視機都不例外。
誰料,江楓還真點頭:“有一件,被你們扔前面的菜園子了。”
啊!
權哥兩口子大眼瞪小眼。
還真有呀?
在菜園子?
權哥的老婆努力想了想,然後說道:“是那個菜缸子?”
她思來想去,也只有她搬到哪兒的一個醃菜缸子了。
江楓搖頭:“那醃菜缸子我也看過,不是什麼值錢的物件,民窯青瓷,而且是建國後的。”
青瓷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
三國兩晉南北朝後,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開始各具特色。
南方青瓷,一般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色晶瑩純淨,常用類冰似玉來形容。北方青瓷胎體厚重,玻璃質感強,流動性大,釉面有細密的開片,釉色青中泛黃。
“那還有什麼?”權哥兩口子都想不出來了。
江楓朝一邊努了努嘴:“那邊,我幫你們撿回來了。”
權哥和他老婆扭頭看去,就看到茶几的下面,擺著一樣東西。
“燈盞?”權哥對這玩意還有點印象,小時候家裡還用過,到他讀書之後,這玩意就淘汰了。
江楓點頭:“沒錯!這種樣式的燈盞,很古老的。”
他告訴兩人,到了六朝時期,燈盞的造型已經基本定型為油盞、託柱、承盤三個部分。
三國西晉時期的越窯青瓷燈盞,出現了將託柱做成熊的造形,並在承盤下安三個獸形或者是蹄形足。南朝的燈盞大多無足,而託柱變得很高。
而進入經濟高度發達的唐代,燈盞作為實用兼裝飾物而開始大量出現在宮廷和燈節之中,唐代常見的造型為碗碟狀,內壁有一圓環。
“這一種是明代時期的。上部似一把帶蓋小壺,下為盆式託座,燈芯從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