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小孩子看來,已是很遙遠的地方了。因為極少去那兒,又是夜晚,因而感到特別神秘。走進工會大門,迎面是冬青松樹圍成的花園,兩邊的甬道外邊則是各種花樹和巨大的梧桐樹,我那時感覺彷彿鑽進了原始森林,怕走進去後就再也走不出來了。過了花園,是一排瓦房,裡面有棋室和乒乓球室,多年後,我上中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總工會院子裡,也就成了這裡的常客,放學後,不是去那兒打乒乓球就是打籃球。在這排房子後面,就是籃球場了。
正在演出文藝節目的籃球場上,黑壓壓一片人,吵吵嚷嚷,喧鬧極了。空中掛著大電燈泡和汽燈,亮如白晝。我們擠不進去,只能透過大人們的大腿縫,零零星星,看演員們蹦來蹦去,甚沒趣味,就在後院裡閒逛。還記得後院牆根是一個大汪,汪邊是生活垃圾,可以揀到小紙盒和廢電池之類好玩的東西。西牆邊是廁所,高高大大,磚木結構,造型也很別緻,禁不住跑到裡面方便一下。
*初期,總工會熱鬧非凡,因為那裡不僅是造反派開會的地方,也是兩派爭奪的地盤,正是“城頭變換大王旗”,總有不同造反派的總部安在那裡。後來“三支兩軍”辦公室也安在那裡,於是大門口就有了解放軍戰士持槍站崗,熱鬧一時的總工會,這才冷清、安靜下來。
縣總工會最火紅的年代,是*中期,興起籃球熱,幾乎每個大一點的單位,都有籃球場,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喜歡打球看球。球打得好的,可以直接入伍當兵,免掉下放的惡運。退伍了,更不會愁沒有好工作幹。因此籃球打得好的,都成了縣城裡的名星人物。正因為籃球運動大普及,作為職工活動中心的總工會,就乘勢在後院西側建起了一個周邊有高高看臺的燈光球場,原來的籃球場改成了練球場,於是那裡隔三差五舉辦籃球賽,還經常有外地籃球隊來訪,看球賽還要憑票入場呢!
記憶最深的一場籃球賽,是當時的教育局長一家組成的籃球隊與縣女隊的比賽。局長德高望重,曾當過副縣長和運中校長,是老革命,當時年齡大概年過半百了吧?隊員是他的子女——四個女兒兩個兒子。大兒子是部隊軍官,主力,大女兒是縣女籃主力中鋒,主力,其他三個女兒能力也不一般,後來也都入了縣女籃,其中大女兒和四女兒都因為打籃球當了兵。小兒子是我同學,當時個頭小小,被女籃隊員擠得東倒西歪,是個不顯眼的配角。不過他是乒乓球高手,曾得過徐州地區的冠軍,後來上了大學體育系,所有球類都精通,現在依然活躍在本地的體壇上。那場比賽激烈而精彩,觀眾座無虛席,掌聲喝彩聲不斷,結果是家庭隊勝。
改革開放後,總工會蓋起了門面大樓,增添了各種文娛設施,還辦起了各種培訓班,並且成立了工人文化宮,在縣城的文化舞臺上,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宮的主任是當時縣城最有名的畫家,而如今已成規模的電視大學,也是從這兒起步的。
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變化
縣城是1955年從邳城搬遷到京杭大運河與隴海鐵路的唯一結點大榆樹街的,從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更名為運河鎮,開始了她劃時代的歷史程序。而1956年出生的我,則與她風風雨雨相伴了近半個世紀,親歷了她由村到鎮,由鎮到市的滄桑鉅變。如今,一個嶄新的邳州城在短短几年時間內,橫空出世般呈現在了人們的面前,令我這個老“運河人”也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