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墨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20年9月份,「內卷」這個詞突然在網上爆火, 從此「暗推」這個川中的黑話失去了魅力, 「你好能推啊」變成了「你好能卷啊」。
全國通用。
狗屁省教育廳。所有人都在想。
在過去幾年裡,浙江新高考一變再變, 每一屆的政策都不一樣。
老高考在高三統一時進行的「會考」,進化成了一種叫做「學考」的東西, 在高三前分學期被考完。考生成績被劃分為「abcde」的等級, 在省內高校自主招生的時候作為依據。
學選考分離,合卷改成異卷。學考又從一開始的能多次參考變成了只能考一次。七選三選考被從六月份高考分離出來,誕生了首考, 從此七選三和英語可以有兩次考試機會, 取高計入高考總成績。
英語成績從一開始的可以保留兩年, 變成了當年有效。學考沒有考完的高一、高二同學, 不得提前參加高考。
2017年高考的時候, 首考的時間從10月變到11月, 4月的考試又與6月合併。再過一年, 11月的考試又改成了1月。
從2015年10月份開始,經歷了數年的調整,浙江高考終於形成了現在這樣較為固定的「1月首考和6月高考」模式。
其中的變化和因為變化而考好或是考差的人都不勝列舉。
每一屆都是小白鼠。
對於浙江高中生來說,他們一直處於一個改革的年代,改革必然帶來陣痛,而他們都是陣痛的承受者。
這回的改革,痛到2019級的身上了。
還在搞競賽的那幫人尚無暇東顧,而專心高考的這群人把省裡政策研究了三四遍。
他們在比較新賦分制度下到底誰是受益者。
高分段必然折戟,除非出現絕對高分,否則賦一百分變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這一撥人就會掉到97-99分,他們靠這門科目拉的分就會減少。
利好的是中間考前20的那一段,因為賦出來的分數和原來幾乎沒有差距,甚至可能上升,還能減小和高分選手的差距。
對分數更低的那一段,基本沒有影響。
但是三班這群人,恰恰都是不被利好的那一群。
本來幾乎有一半以上的人考滿分,現在變成了怎麼學可能都只能考98分,拉其他人1分。
比如卓依縵,幾次周測下來,發現自己的生物最多也只能賦個99分,和平行班的生物選考生根本拉不開。
王巖開也是一樣。化學不是川中的強項,以往賦分在浙江省競爭力不高,王巖開的賦分情況比卓依縵更慘烈。
雖然這群高手最後的情況不過加起來是四五分的分數意料偏差,甚至一道數學選擇題就能拉回來。
但他們還是很不甘心。
高手過招,每一分都會讓人很焦慮。
依縵最近老是表情寡淡,心情不好。因為她覺得她的同桌趙欣怡很吵。
「不會吧?欣怡和你不是一直坐的很好嗎?」她在宿舍裡提起這個的時候,華蘭很奇怪。
趙欣怡也是學生競的,選擇繼續再考下去。之前她跟依縵的關係一直不錯,經常幫對方看題目,手拉手去食堂吃飯,生日的時候還互送生日禮物。
依縵平時也說,欣怡是個很好的人。
卓依縵是紀律委員,但本身膽子小、聲音小,有時候後排有些男生討論起問題來聲音壓制不住,她才敢聲音細細小小地去提醒一句。
那個時候,她會請蘇展說一說他們。如果蘇展不在,趙欣怡就會幫她喊一句「後面聲音小一點」。
大家都是懂規矩的人,三班的紀律還是很好管的。
趙欣怡是個性格比較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