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痛難忍。新四軍的後方醫院有一些從上海弄來的先進的醫療裝置,所以粟裕到後方醫院去了一趟。
後方醫院在太平縣小河口,地處涇太邊境,麻川河青弋江交匯處,距雲嶺三十餘公里。由於病房是竹子搭成的,病床、藥櫥、藥盒、藥盤、鑷子、桌凳等醫療、生活用具也是竹製的,後方醫院又被新四軍傷病員親切地稱為&ldo;竹子醫院&rdo;。後方醫院院長崔義田是遼寧人,早年就讀於遼寧醫學院,&ldo;九-一八&rdo;事變後,是流著淚唱著&ldo;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爹孃……&rdo;從東北淪陷區逃亡到關內的。崔義田的妙手將許多受傷的新四軍戰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他和前方醫院的宮乃泉是這一時期新四軍最有名的外科大夫。
聽說慕名已久的粟裕將軍到醫院來了,崔義田和政治協理員林健,高興地乘竹筏渡過小河口山溪急流,到馬嶺坑迎接粟裕,陪同他渡過溪流,沿著逶迤的山路,穿過寬闊的沙灘,來到醫院。
在崔義田的陪同下粟裕先參觀了醫院內外科病房、手術室和門診室,看望住院的傷病員和從上海、南京等地大醫療機構來的醫務工作人員。那些醫務工作人員有很多從南京中央高階護校、中央醫院畢業的,他們如果到國民黨方面的醫療機構工作的話工資可以有幾十塊錢一個月,現在為新四軍工作只有幾塊或十幾塊,但他們心甘情願,夜以繼日地搶救治療,十分辛苦。他們滿懷抗日熱情和救死護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工作起來一絲不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