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四老闆,是天神,一飛飛到官陡門,黑頭鬼子呼呼睡,閻羅殿上已點名;四老闆,是天神,一飛飛到官陡門,這邊唱著凱歌去,那邊急煞了小日本;四老闆,是天神,一飛飛到官陡門,百姓心裡暗自喜,都誇老四是神兵。&rdo;
至此,粟裕打擊日偽的打法基本成熟。夜戰、近戰、白刃戰、伏擊戰、襲擊戰,可以揚長避短,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那時日本鬼子很厲害,槍、炮火力強,猛打猛攻,一旦發起進攻勢不可當,再有就是他們善於利用地形地物包圍作戰。但他們怕夜戰,拚刺刀時怕貼身肉搏,最怕新四軍打埋伏。
在奇襲官徒門的戰鬥中,大官圩特務大隊完成掩護任務出色,粟裕特地嘉獎隊長朱昌魯。到了二月,又將特務大隊和劉一鴻的&ldo;蘇皖邊區抗日自衛大隊&rdo;合編為二支隊特務營,當塗縣的地方部隊上升為二支隊正規軍,劉一鴻為營長。
經過半年多的錘鍊,粟裕率領的二支隊成為一支使敵人膽顫心寒的勁旅,活動範圍從小丹陽周圍一帶迅速發展到南京近郊地區,大有兵臨城下之勢。但三團副團長邱金聲由於長期徵戰,積勞成疾。粟裕決定派人將他送到軍部醫院治療,隨後邱金聲在警衛員的護送下前往軍部醫院所在地安徽涇縣的雲嶺。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1
一九三九年二月下旬,粟裕帶著一批在戰鬥中繳獲的物資,也從狸頭橋奔赴涇縣雲嶺。原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借視察第三戰區工作的機會,專程來新四軍軍部視察工作,傳達和貫徹中國共產黨於去年在延安橋兒溝天主堂召開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的精神。粟裕得到命令,正是到軍部開會親自聽取周恩來傳達中央精神。
其時軍部戰地服務團正在二支隊演出慰問,只演了兩場就接到二支隊司令部轉來軍部的命令,叫服務團立即回軍部,說有新的任務。其實是服務團要為周恩來演出,團長朱克靖也要回去參加會議。當下粟裕與戰地服務團同行。
那天下午,戰地服務團正在列隊,隊長正要發出行軍的命令,粟裕來了,身後跟著一個戰鬥班,一個警衛員,一個飼養員和一匹背上馱著行囊的棗紅馬。
粟裕對他們笑著說:&ldo;你們是軍部的寶貝,我護送你們回軍部。&rdo;
粟裕那時在新四軍已是一顆燦爛的名星了,成為那些士兵特別是知識分子崇拜的物件。能與粟裕同行,戰地服務團成員都感到意外而驚喜,一齊鼓起掌來。出發時警衛班作尖兵先行,粟裕隨後,朱克靖團長和服務團的全體再隨粟裕的身後,開步上路。
春陽明麗,隊伍行進在丘陵道上。每個人揹包上掛著一個寫著&ldo;抗戰到底&rdo;四個大字的油晃晃的斗笠,挎著一隻乾糧袋,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尖兵班的戰士們一上路就快步如飛;飼養員牽著棗紅馬,走一段便要小跑一陣。
戰地服務團有一個叫吳強的小夥子很崇拜粟裕。吳強原名汪大同,江蘇漣水人,參軍前在上海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他一九三三年在上海參加左翼作家聯盟,以吳薔、葉如桐等筆名在上海《大公報》和茅盾主編的《文藝陣地》上頻頻發表了反映抗日戰爭生活的短篇小說,如《激流下》、散文《夜行》等,還與姚雪垠(就是那個寫《李自成傳》的人)合辦過抗日救亡刊物《風雨週刊》。抗戰爆發後投筆從戎,於一九三八年參加新四軍,分配在政治部宣教部做戲劇工作,因出演田漢編劇的《阿q正傳》中的阿q而在軍部出名。吳強還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取介紹信轉到皖南新四軍來的時候,就聽說在江南前線,新四軍打的頭一仗叫韋崗戰鬥,擊斃了一名日本軍官,指揮這次戰鬥的將軍叫粟裕,是新四軍二支隊的副司令。到了皖南報到後,關於粟裕和韋崗戰鬥的事情聽到的更多了。當時在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