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案件三(七) (第1/2頁)
文炎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唯一能提供經濟方面的線索只有銀行。
葛家祥為了保護貸款廠子的隱私,不能提供資訊,這個程式確實沒問題。
何況現在警察手裡也沒有證據證明方倩的死和貸款有關係。
那該怎麼拿到資訊呢?
蘇小小正想著,厲衡推門走了進來,問她:“你怎麼在這?”
“我在看物證,有事?”
“明天去建行拿貸款廠子的資訊。”
蘇小小驚訝:“葛家祥同意給了?”
厲衡一笑:“這種難題自然要交給局長了。還行,才一天就辦好了。”說完,覺得還是應該在徒弟面前給師父點面子:“老頭子還是有些手段的。”
蘇小小開心地站起身:“哇,師爺好厲害呀,他現在是我偶像。”
“這麼點事就偶像了?那要是換成沈建國呢?”厲衡難得地開了個玩笑。
蘇小小一皺眉:“那還是算了,我底線再低,也低不到這個程度。”
厲衡笑著搖搖頭,被沈建國知道了肯定又要絮叨個半天。
第二天到了銀行才被告知,他們只有查閱資料的許可權,不能帶走。
於是又打電話回分局,叫來幾名刑警一起查閱。
在查閱的過程中,有幾家廠子引起了蘇小小的注意。
再有三年,燕城就要開始下崗潮了。
沒記錯的話,這幾個廠子後來基本沒聽說過。
蘇小小知道下崗並不代表廠子就沒了,的確有些是直接關停了,但大部分廠子都保留了下來。
有些是進行了整改,改為了公司形式,有些則只剩下一個名字,廠房和宿舍樓的地都用來出租,不再進行任何生產。
無論是哪種情況,下崗是勢在必行的,國家要發展,老的模式就要被取代,這個是無法改變的。
而且從長遠來看,這些廠子應該是最先被淘汰的。
也就是說,從今年到1993年之間沒再有過起色。
那麼錢確實都用在了生產上嗎?
儘管從銀行資料裡看,財報很好看,但蘇小小知道,這裡面絕對有問題。
當然,這個只有她知道。
畢竟除了她,沒人能預測三年後的事。
儘管倒推事件不準確,但也不是不可以作為參考。
於是,她把自己認為有問題的幾家都記了下來。
晚上回到分局,她將自己的分析告訴了厲衡。
除了這些廠子之後三年經營不好的事沒說,其他的基本取得了厲衡的支援。
蘇小小伸了個懶腰,想到案子有了突破口,覺得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晚上不出意外地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分派好人手,她和厲衡先去了燕城果鋪廠。
燕城果鋪廠始建於1955年,有職工130人,生產果脯種類繁多,另外也生產水果罐頭。
從建廠到八十年代中期,果鋪廠的效益都很好。
隨著改革開放,人們有了更多零食選擇,它開始走下坡路。
直到下崗潮來臨,之後停產,成了燕城人的回憶。
他們要貸款,自然會把給銀行的財報做得很好看。
要想看到真實的情況,蘇小小覺得,可能性不大。
除非有證據確定兇手是這個廠子裡的職工,否者他們沒理由查人家的財務報表。
想著,兩人已經來到了廠長辦公室。
這個廠長滿足了蘇小小的想象。
廠長姓張,燕城本地人,50多歲,不高,謝頂,胖胖的,圓圓臉顯得很和藹。
見到兩名刑警,先笑道:“二位請坐。”然後示意秘書給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