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第2/3頁)
如小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樣才好,讀書固然重要,可已經成家了,孩子也重要。&rdo;
童若秋垂著頭,嘴角蔓延起一抹苦笑,如果不是婆婆盯著,他或許就不會回房裡來。可即便他來了,每次也是糙糙完事,然後倒頭大睡。平常兩人看著還好,雖不十分恩愛,但也相敬如賓感覺並不疏遠。
只是,童若秋心裡的悲涼,誰人知道?三妹童若綰雖然已經嫁人了,可丈夫孫博文根本就沒有死心。有時候無緣無故地還會喊出三妹的名字,明明已經為她人婦,為何還陰魂不散地攪合在她和孫博文之間?
是不是非要她永遠消失了,孫博文才會將這個不要臉的狐媚子忘卻?!
晚上童老爹回來,周氏將趙氏的話告訴童老爹,又順便提了提趙氏其他意思,童老爹眉頭微蹙,&ldo;倘或歐陽先生那邊不成……&rdo;
周氏一聽,留神想想也覺得不妥,如果歐陽先生瞧不上孫博文,趙氏就不會這樣上心了。明明蔣夫人那邊已經露出急切的意思,趙氏現在卻說不急了,會不會只是趙氏的意思?
只有急著上門娶親的,沒有急著主動送上門的,就好比周氏自己。顧家相中自己的女兒瑤兒,這過去好些日子了,那邊也沒來下聘,她心裡雖急,卻也不能上門取請顧家早些將女兒迎過門的。
&ldo;但,庚帖已經換了,日子也看下了,如今咱們算著日子下聘,就等娶進門。&rdo;多想想,這事兒也沒什麼不對的,蔣家姑娘的長輩除了蔣夫人,其他人都在徐州,是該從那邊出嫁。
童老爹沒說話,周氏想了想,道:&ldo;依老爺的意思,要不要我親自去拜訪蔣夫人,將日子定下?&rdo;
&ldo;罷了。&rdo;
已經請了孫夫人趙氏保媒,再自己人去顯然是駁了趙氏的面子。周氏心裡七上八下的,童老爹安慰了幾句,沉吟道:&ldo;今兒在部裡聽其他同僚討論,說起蔣大人調任回京的事兒。&rdo;
童老爹要娶蔣家姑娘,在部裡已經傳開,今兒卻不是聽眾人議論,而是眾人給他道喜,這才是他真正擔心的。若遠能娶了蔣大人的女兒,與他以後的道路有益卻無害。怕就怕,這門親到最後做不成。
童老爹入仕時間尚且短暫,但裡頭彎彎道道他並非到現在還不明白,個人能力固然重要,更重要卻是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一個不小心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有些禍事防不勝防。
以前和他走得近的鄭大人,童若綰的公公,這些日子便不好過了。而那位童老爹才去,就頗為關照童老爹的薛大人,這段時間,卻對童老爹露出交好之意。
&ldo;這訊息蔣大人可知道?倘或真來了上京,也是好的,否則從徐州出門,一路到上京,畢竟會多一份危險在裡面。&rdo;徐州離上京有七八天的路程,難免不會露出什麼劫匪歹徒。雖是太平盛世,這些危險並不是真的就不存在。
童老爹搖搖頭,吃了一口茶道:&ldo;這事兒還沒準信兒,不過是蔣大人的帖子已經送上去了,就等上面的定奪了。&rdo;
周氏聽童老爹如此一說,心裡真盼著蔣大人一家子也來上京,倒沒有多想其他。抬頭見童老爹眉間的倦意,兩人便歇下了。
雖然大哥成親的日子還要一段時間,針線活計卻不敢怠慢,有了老太太指派過來的人協助,五六天的功夫就把新婚要用的被面繡好了。
這天,張氏無所事事過來找周氏說話,也來童若瑤的屋裡看,只見大紅綢緞上,一對鴛鴦栩栩如生,看著還反光,一問才知道是老太太給了金線,用金線混合了黃線繡出來的鴛鴦羽翼就多了幾分靈性。
皮笑肉不笑地道:&ldo;侄女的手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