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5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京中之事’,應該是指她與趙天青的事吧。怎麼這位大哥聽說自己的妹子與妹夫鬧到分產別居的地步,信裡既沒有斥責,也沒有安慰呢?!
看來,自己的前身和這位嫡親大哥的關係還真是淡薄。
等等,也不對呀,上次她明明聽到小丫說什麼大舅舅如何如何、又用心良苦之類的話,連趙嬤嬤也一副大少爺對她們母女如何照顧的模樣,若是從這一點想的話,那位大少爺對自己似乎也不是全然的不理不睬。
王綺芳拿著信紙,面沉似水的想著什麼,趙嬤嬤站在一旁見她一言不發,便試探的問道,“怎麼,信裡不是這麼說的?大少爺有什麼其他交代?”
“哦,沒有,”王綺芳想了半天,但腦海裡關於王大少爺的印象太少了,兩個人長大後的交集更少,要不是那天偷聽到小丫和趙嬤嬤的對話,她一度懷疑王大少很厭惡她這個一奶同胞的親妹子呢。
不過,事情也不能看表面,王綺芳忽然想到曾經‘夢到’的前世,微微眯了眯眼睛,搖頭道,“大哥說京裡的事,他已經知道了,還說清苑老家的事一切都好,讓我不要牽掛,至於他麼,很快就到京城了。”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趙嬤嬤沒有看到信,自然王綺芳說什麼,她就信什麼。聽見大少爺真的要進京了,她高興的不得了,樂顛顛的搓了搓大手,“哎呀,自從那年大少爺外出遊學後,足足有四五年的時間了,老奴還真想念他呢。對了,大少奶奶和興哥兒也要一起來吧?”
“這個信要倒沒說,”王綺芳見站在當院也不是回事兒,便把信折起來放好,然後招呼趙嬤嬤進了正屋。
坐在臨床大炕上,王綺芳沉吟了片刻,問道:“對了,趙嬤嬤,我大嫂性情如何?你也知道,我統共就見過她兩三面,每次見也是滿屋子的人,和她也沒有什麼單獨交往過,也不知道她行事作風呢。”
這話是實話,王綺芳對於她那個便宜大哥都沒有多少印象,更不用說大嫂崔氏了。只是隱約的記得大姓孃家姓崔,是清河崔氏的旁支,嫁給大哥近十年,膝下只有一個嫡子王文興,其他的則一概都不知道。
如今眼瞅著大哥要進京了,信裡雖然沒有提及崔氏是否同行,但依著王太太的性子,她既然要把王錦瑜擠出王家,那肯定是一鍋端呀,斷不會讓王錦瑜一個人進京,家裡還留下兒媳和嫡長孫。
倘或王綺芳的猜測沒有錯,崔氏也跟著王大少進了京,那如何與這位大嫂相處,便是王綺芳下一步關注的重點了。
畢竟在世人的眼中,王錦瑜一家子是王綺芳最親近的孃家人,亦是王綺芳最後的依靠。如果她和趙天青和離後,日後負責供養她們母子的便是大哥和大嫂。
這不是王綺旁的想法,而是大周的社會習俗,遵循大唐的舊例,女子喪夫或者與丈夫和離後(注意不是被休離),將被送回孃家,除了夫家贈予的瞻養費之外,女子幾乎要靠孃家生活。父母過世了,由哥哥弟弟養活,哥哥弟弟過世了,還有侄子奉養,百年之後更能埋入父母身邊,享受孃家後人的祭奠。
而就目前王綺芳的處境,她距離跟趙天青和離也只差最後一步。待她與丈夫和離後,如果不再嫁的話,日後便少不了與大嫂崔氏打交道。如今她連人家的情況都不瞭解,拿什麼跟人家相處?!
“恩恩,七娘不必擔心,咱們大少奶奶和您一樣,都是出身高貴的世家小姐,規矩和禮數那自是不必說,僅是那性子就是萬里挑一的好呀。”提起那位王大奶奶,趙嬤嬤的老臉上笑開了菊花,滿口都是誇獎的說:“說起來,這門親事還是大舅爺親手撮合的,那時他老人家在膠州當官,與那裡的長史崔大人關係莫逆……大少奶奶是崔大人的侄女……咱們老爺呢,本來就因為先太太的事,覺得愧對大少爺和李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