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說服李達康 (第1/2頁)
巴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呵呵,達康市長,可能是因為從小家裡條件不好,我窮怕了,所以對和錢有關的經濟學也比較感興趣,經常會跑去蹭課,學了些東西。”祁同偉笑著搪塞道。
“我就說嘛,你一個政法系研究生,怎麼炒股會那麼厲害,原來是這麼個情況。
對了,說到炒股我想起來了,不是讓你別幫歐陽菁炒股了嗎,你怎麼又幫她炒?”
“達康市長,這次不一樣。”祁同偉想了想回道:“我給菁姐推薦了三家大型公司的股票,屬於穩健型的,不會暴漲暴跌,就相當於長期投資了。
他們將來如果能做大做強,靠的是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你為國為民做了那麼多工作,居功至偉,享受一點時代紅利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話有三層意思。
首先表示歐陽菁是投資,不會因此成為投機者。
然後拍了李達康的馬屁,說他工作做的好,貢獻大。
最後消除了李達康的心理顧慮,這錢來的很合理,並非不當收入。
李達康自然十分受用,用讚許的眼光看了看祁同偉,然後又把話題轉移了回來。
“小祁,我還有個顧慮,兩萬畝規劃是不是太大了,市裡的企業遷過去,就算擴大一些面積,最多也就需要五六千畝。
剩下一萬多畝,我們去哪找那麼多企業入駐,要知道林城的地理位置並不好,對企業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達康市長,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考慮的。”祁同偉翻了翻筆記本,繼續說道:
“企業不願意到我們林城來,無非就是因為林城地處內陸,距離沿海碼頭和交通樞紐較遠,運輸成本過高,會嚴重拉低企業的利潤。
所以,我們只有幫助他們降低成本和開支,才能變的有吸引力。
從客觀條件來看,我們相對於沿海地區,只有一個優勢,就是老百姓收入水平不高,用工成本低,但這意義不算太大。
因此,我們在主觀上,一定要拿出有力度的優惠政策,比如說,給入駐開發區的企業,直接免除至少五年的營業稅,所得稅三免兩減半,增值稅和城建稅,採取列收列支的方式,用於企業的配套設施……”
“小祁,我就欣賞你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才來了短短不到半個月,就迅速進入角色,把開發區的工作了解的如此透徹。”
李達康點點頭,表示對祁同偉的認可,但對祁同偉的想法,還是提出了質疑:
“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開發區對企業的吸引力確實大大提高了,可如此一來,基本收不上來稅,無法改善林城的財政條件,豈不是白忙活?”
祁同偉對此也早有準備,平靜的回道:
“達康書記,甘蔗沒有兩頭甜,我們林城的條件擺在這裡,必須做出取捨。
雖然收不到稅,但經濟產值提高了,Gdp資料上去了,而且可以解決大量就業問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改善了啊。”
這話輕飄飄的,卻直接說到李達康內心的最深處。
李達康最在乎什麼?
當然是Gdp啊,Gdp上去了,他的政績也就體現出來了。
李達康還在乎什麼?
老百姓的生活啊,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他的口碑自然提高了,這不也是政績嗎?
如今祁同偉把如此大的政績擺在李達康面前,他能不動心嗎?
李達康強行按捺住內心的激動,提了最後一個問題:
“小祁,你的計劃非常接近完美,但是還有個麻煩,那十個億的銀行貸款怎麼還?”
“呵呵。”祁同偉笑了笑,回道:“我們走的是正規途徑,憑本事貸的款,為什麼要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