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緩急輕重一得辨 (第1/3頁)
趙子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具體的情況,竇建德與宋正本、凌敬等說過,因軍情如火,沒功夫再做別的說話,就開門見山,問道:“戰局出現了變化。劉黑闥繞恆山郡,真定隋兵未敢阻攔,他已援入博陵郡,其眾萬數,現駐木刀溝南岸,與王伏寶隔水對峙;李善道出兵甚速,號稱五萬步騎,而實則有兩萬上下,亦已兵出貴鄉,其緣永濟渠而前,將至清河郡。公等以為,我軍當下宜何以應對?”
——隋昌縣城在木刀溝北岸,王伏寶所率之竇軍主力,現多駐在木刀溝北岸的隋昌城外。
宋正本等能得竇建德重用,無不智謀之士,反應都很快。
只短暫地沉默了片刻,諸人就消化完了這兩個最新的敵情變化。
宋正本撫摸著鬍鬚,說道:“劉黑闥繞真定、九門而入博陵郡,也不算是特別的出乎意料。其眾若只有萬數,僕之愚見,對王將軍倒是造不成太大威脅。當前之關鍵所在,是在李善道。”
凌敬贊成他的判斷,說道:“不錯,當此變局,最關鍵的是李善道。他出兵這般迅速,確乎是出乎了我等意料。但以僕之見,李善道方面是須當考慮,籌措應對,然也無須太過多慮。”
“公此話怎講?為何不需太過多慮?”竇建德問道。
凌敬說道:“主要是兩點。李善道出兵既然這般迅捷,那就說明,他一定沒有做好充分的進戰準備,他這是倉促上陣,其雖能戰,然倉促上陣,暫自就無須多慮,這是第一;明公在信都郡早已置下了阻擊李善道部北上的兵馬,屯有重兵守在衡水,李善道便是有備而來,短日內他也難以攻過信都郡,何況他而下是倉促進戰?信都郡,他肯定是更難攻過,這是第二。”
竇建德點了點頭,但臉上憂色不去,說道:“李善道用兵多謀略,凌公、宋公,我忽有一慮。”
凌敬問道:“明公何慮?”
“他如是備戰充足,他可能會直接進攻信都郡,以求速援魏刀兒,可正因為他備戰不足,如凌公所言,此是倉促進戰,乃我慮之,他會不會不打信都郡?”
凌敬心中一動,說道:“明公的意思是,擔心他避實就虛,圍魏救趙,改而進攻平原郡?”
“我正此慮!”
凌敬、宋正本等對視了眼。
宋正本捻鬚說道:“明公此慮甚是。不瞞明公,僕也有此慮。”
“則若李善道果不攻信都郡,改攻平原郡,公等以為,我平原郡能不能守住?”
宋正本說他也有此慮,卻很鎮定,說道:“明公也早已傳令張青特,命他嚴備。安德縣的城牆剛經過加固,又有張青特親守鎮城中,僕料之,縱在沒有援兵的情形下,安德縣城,張青特應也能守個十天半月。事若有急,樂壽距安德一兩百里遠而已,明公亦可遣兵往援。故僕以為,就算李善道改攻平原郡,當也無礙,——至少短時內,不會影響到博陵郡方面的戰事。”
——安德,是平原郡的郡治。從清河進入平原郡後,先是平原縣,繼之就是安德縣。
“……這般說來,李善道盡管出兵迅速,然我對他這一路兵馬,暫時卻的確是不需多慮了?”
宋正本說道:“劉黑闥、李善道兩路援兵,整體戰局言之,關鍵是在李善道,而放在隋昌戰場,關鍵卻是在劉黑闥了。明公,李善道固且不需多慮,但我軍卻亦不能怠慢。當下之急,還是得抓緊時間,儘快攻破隋昌,擒殺魏刀兒。只有快點將魏刀兒解決,局面才能轉為萬全。”
竇建德綜合宋正本、凌敬的意見,加上他自己的判斷,思忖了多時,做出了決定。
他沉聲說道:“我意,給王伏寶增兵五千,令他南阻劉黑闥,抓緊殲滅魏刀兒;同時,抽兩千兵備戰,李善道若果攻平原郡,便調此兩千兵馬援張青特;及再令董康買,務必擋住宋金剛,使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