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讀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人一走,明月皺了皺眉:“二祖父,您可曾聽說過有人尋寶?” 二老太爺合目良久倏然睜開眼:“五十年前有過,那時鬧的沸沸揚揚的,不是大衍是上饒,幾個上饒的刺候四地亂竄被老皇出手滅殺,罪名就是盜古墓。當年我也才二十歲,之後我便研究了一段時間大衍的古墓,那時以為他們要盜皇陵”。 “西城您可知從何時開始銅寶遍地的?”,會不會真是上饒的藏寶之地?在大衍囤下巨寶這是打算要吞了大衍還是上饒大前朝的皇族後代想憑藉大衍的保護為奪回江山而儲備的,又或是逃過來私帶的? “……大約也是在五十年前,不過那時可沒有現在多,只有現在的一成吧……先生懷疑是上饒的?”,怕是了。 明月苦笑道:“我無根據,很難下定義,不過碧璽是好東西,日後首飾更華美了,這麼大量的囤積……您可知四國哪國有碧璽礦?” “四國都無,早年經商聽說此物在曲水之南的一個國家,不過據說離曲水還相隔兩國,別的沒聽說過”,二老太爺斟酌一下說道:“此物必也是從曲水而來,否則這都五十年了,各國藏的再嚴實也早漏風了”。 明月點了點頭什麼也沒說,估計是上饒大前朝皇室從曲水運過來的,只還未歸國皇室改朝換代一時無處存放這才弄了這麼個古墓群安放吧,不管是哪國,最不可能的就是曲水了。 “先生,如今銀飾一兩已達三千兩起價,夫君說囤銀的橫發一筆,已經有人在私造金飾銀飾售賣,賣了怕是都要換別的物資”,孫嬌一臉的若有所思:“會不會是藏寶的人乾的?” “起價就三千兩?皇上要幹什麼?”,瘋了這是:“兩位嫂子趕緊進宮,告訴皇上銀飾一兩馬上回落起價百兩,金飾五千兩,過猶不及,他也撈的差不多了,別被人趁機把物資都買空。只讓物價實,銀票穩定就可,他也要早囤興兵興產的物資,光是小衍一家已撈走大衍那麼多金銀,回身金銀又換走海量物資,大衍要虧死了。穩定金銀價格,力推標準的銀票,爭取讓四國通行咱們的銀票,讓他們把黃金拿到咱們國家存放,若後者艱難,也需削減金銀樓,百家存三家,不過度氾濫自己瞎搗騰就無事”。 “是,我們馬上進宮”,二人起身匆匆離開。 “兩個金銀瓔珞賣一百萬……確實是讓人瘋狂,皇上高坐朝堂,一個人敗起家來……會不會是有人給他傳了假訊息才導致他頭腦發熱?”,二老太爺眉頭解不開:“他也不是這種人”。 “必是有人傳了假訊息,看吧,就這兩日怕是已失大衍十年的財力”,明月咬了咬牙:“就知搶我們的”。 “您日後半文莫舍,否則他們都沒臉沒皮了”,二老太爺嘆了口氣:“一身是鐵能捻幾根釘?能幫他出良謀已經是天功”。 明月深以為然:“也窮了,也再不捨,只等他賞我個一件半件的吧”。 二老太爺笑道:“莫生閒氣,良策已獻,換上袍子再出去買件銅寶,現在還戴的住帽子,再過幾日誰也戴不住也不敢買了”。 工夫不大一老一小出了院子。 足逛了半日。 孫嬌和郡主回來的時候一老一小在書房正清洗四件銅罐,忙的不亦樂乎。 “嘖嘖嘖,皇上這麼兩個時辰嗓子又啞了,連太后嗓子都啞了,您倒心大又開始搗騰了。嘿嘿,我們也換袍子,二祖父再陪我去也去一趟吧”,二人跑出去也各自更換袍子。 二老太爺失笑道:“跟什麼人學什麼樣,誰也不帶個奴婢,南一趟北一趟的,好傢伙一個個都成了鐵漢子,進宮也不打怵,掙銀子就高興”。 明月也笑,兩個嫂子也皮實了。 二人換了袍子進來,放到書案一個首飾盒:“先生,皇上說這是碧璽,先取回些找工匠試著做的,送您一個。我們去了開始他還沒當回事,後來一聽是您讓我們進宮的才開始調查,這一調查才發現,糧布油、棉花都讓人搗騰空了,最主要的是銅,包括銅板銅器,已經失了五礦的量。皇上把太后找去了,太后當時就火了,大罵小駙馬爺一頓,日後不許小長公主和小駙馬爺進宮。皇上把伍虎和周家族長也找去了,周家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