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到荼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天每時每刻,百姓們都能在“怪廟”外面聞到食物的香氣,但具體是什麼食物他們分辨不出來,
他們當然不會想到有一種東西叫棕櫚油,東漢末年的百姓都還在吃麥飯,只有當權階級才能吃一點粗製的麵粉,窮苦百姓更不會分辨棕櫚油炸制面條的味道。
百姓們在山上樹上也瞅到“怪廟”裡面少女的狀況,第一天送進去往往神色惶恐,第二天就會從迷茫變成喜悅,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少女的神情會發生巨大的改變,那是一種漢末窮苦百姓從來沒體驗過的,沒感受過的幸福的神采,
或許這就是“怪廟”上面的招牌《幸福食品廠》的含義吧!
與此同時少女們的身體狀態也發生了改變,她們的臉上不髒了,走路有力氣了,衣飾整潔,十天之後便是髮絲也像富貴人家一樣有了光澤,
臉上多了紅潤,腮邊開始長肉,腰肢扭動間看起來有了力量。
這一切看在眼中,周邊的村民紛紛開始打聽進“廟”的辦法,商量著要不要再舉行一次祭祀,主動送幾個妙齡女子進去,
畢竟太香了,棕櫚油炸細麵條的味道如此上頭,自己吃不到家裡的女人能吃到也是好的。
看到這種情況,趙雲也跟親隨商量,在這裡要多待上幾天,多看看情況,
趙雲他們流浪天下、四處奔走有兩個目的,
其一,為了生存,
他們需要養活自己,部分親隨還要養活家人,
在如今的亂世當中,只有自身加入一個大勢力才能更好的保護自身和族人。
其二,趙雲是乃是儒將,從小除了學習武藝也沒少讀聖賢書,流浪天下、東征西討之時,沒少動終結亂世,拯救黎民的念頭。
第一個目的其實還好實現,
但第二個目的,拯救黎民的理想,趙雲好像在這個深山僻壤中看到了一絲希望。
三十來歲年紀,長著短鬚的趙大躬身說道:“一切但憑公子吩咐。”
趙二也說:“屬下一切唯公子所命是從。”
趙三趙四也是同樣的意思:“屬下等沒讀過書,公子說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水裡火裡誓死追隨公子。”
這四位親隨都是趙雲最信任的手下,陪著他征討多年,武藝都很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客氣對他太尊重,
其實這麼多年生死之交,他們四個早就已經是趙雲的家人了。
-------------------------------------
三月初一的上午,張宇航心情特別好,
外面的麵餅收購企業給他結清了貨款,存摺上有了富餘,
食品廠生產也很順利,沒有大的狀況出現,
生產線上在壓面,傳來喀嚓喀嚓的聲音,小女工在來回走動,把一箱箱的成品麵餅推到倉庫裡面,
時間進入三月,正是漢末草長鶯飛的日子,辦公室外風和日麗,因為地處深山,山谷中的空氣也十分清晰自然。
張廠長莫名的竟然想起半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
他念頭一動,要不然去外面坐坐吧,難得有時間,
當然他肯定不敢出廠,也就是想在院子裡歇歇腳,呼吸呼吸東漢末年幽州的空氣。
最近他往食品廠辦公室搗鼓了很多東西——送過來相對容易,
只要報告寫好,他自己簽字,一般都會被允許傳送。
但另一方面往現代社會送東西卻很難,至今為止他還是隻能運送成品的泡麵。
現在張宇航的廠長辦公室再也不是空空如也,現在多了很多日用品。
張宇航搬了一把躺椅,翹著腳躺在工廠院子裡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