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BUG的營造 (第2/3頁)
玄武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嚴嚴實實的牛皮封面手寫舊書。
當阿布看到上面四個豎著書寫的大字,以及旁邊的落款時,簡直有點傻眼!
“齊民要術-賈思勰手書”!
翻開扉頁,卻是一行蠅頭小字。
“力能勝貧,謹能防禍。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採捃經傳,愛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智如禹湯,不如常耕。天為之農,而我不農,谷亦不可得而取之。”
這傢伙,是華夏著名農業科學家的後代啊!
看著他對祖先文字倒背如流、對農業生產侃侃而談的樣子,阿布感嘆,這下可真是撿到寶貝了!
具體怎麼妥善安排和使用這些人,阿布現在一點兒也不著急。
首先,得讓他們的身體、精神回覆再說。
現在能讓他們乾的,就是儘量吃好、睡好,同時跟隨新拉的隊伍鍛鍊、適應、培訓、勞動……
建設新家園的工作,並沒有顯得多麼曲折!
因為在陀太峪中,早先就有了原準備給阿布契郎的屍身修屋鑿穴的木石工匠。
這些工匠的數量,有些少。
但那些什麼斧頭、鋸子、尺子、墨斗、錛子、刨子……都有!
就連石匠的工具,也一樣不缺!
“可惜了,工具的數量還是少了些!”
“這麼多人,只能幹雜活!”
某一天,心情愉悅、容光煥發的娥渡麗,看著谷中忙碌的景象,心有不甘地如此感慨。
很快,一個多月就過去了……
按照司徒的勘察設計,經過初期緊張繁忙的拓荒施工,倖存者們分別在陀太峪周圍的半山部,修建了四個不同功能的營地。
這裡靠近山谷一面的山勢,大體上還算平緩,所以選擇和修建並不困難。
這時候,一排排結實的圓木大屋,依靠一顆顆高大粗壯的紅松木椽檁柱子,搭建而起!
裡面,按照阿布的強烈要求,利用徒泰山富藏的石灰石、沙子、黑土,全都打了堅實的地基。
再用粗木板、焦木炭鋪了地,然後在每個睡人的木屋裡又盤上大炕。
對,東北大炕!!!
因為有了高嶺土、石灰石這些上好的基建原材料,所以這大炕建的特別講究仔細。
密封、結實、溫暖、抗造!
當然,現在還沒有什麼高階的材料,比如煙囪用陶管、炕面用瓷板、密封用密封劑、隔潮用碳素板……
粟末靺鞨的房屋,傳統上是半地下式的。
富貴的,上半截有房,有人字頂,有瓦,有滴水……
貧賤的,那就是地穴上頭,搭上橫木,然後在上面覆上樹枝、皮毛、土……
這種屋子雖然保暖,但缺點一樣很明顯。
陰暗潮溼,容易封堵,視野受限,空氣簡直了……很不舒適!
這樣的居住環境,根本就不是阿布理想的長居和過冬之所!
所以,他堅持要造乾燥、結實、寬敞、明亮的地上屋!
戰馬和牲畜,已經被一個個依山而建、帶有大木棚的柵欄,給收攏一起圍了起來。
那三隻猛獸,也被分別安置。
就在一處重新掏空的兩個小山洞裡,還帶有一大片空地和高大結實的圍欄。
這三位,願意不願意的,且先就這樣將就著吧!
反正,它們似乎還不想離開……
採獵隊,開始收集各種各樣的物資。
如,魚、虎、熊、豹、貂、狍子、野豬、麋鹿、飛龍、山雞、兔子……還有像松子、菌菇、藥草……
這些東西,被阿布指導著,利用他前世學習的野外生存技能,進行熏製、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