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僉聞言怒目圓睜的看向孔有德,孔有德則是獰笑著對視,王僉終於明白孔有德之流為了不去遼東已經可以做出任何事情。
三日後,登萊水師風帆破碎、破敗不堪的返回登州,王僉、孔有德以及雙方麾下軍兵俱言遇到颶風無法前行,只能返回登州。
這個事情讓孫元化目瞪口呆又無可奈何,待再讓船隻出海,王僉言道,船隻破損嚴重,如不經過兩月整修恐無法出海。
孫元化鬱悶至極,但是內閣和天子詔令不可違背,孫元化只好強令孔有德即刻率部從陸路出發馳援遼東。
孔有德悲催的發現他使盡了手段還是不能不去遼東,他就是一個炮灰的命了。(未完待續。)
ps: 感謝sannyyao、隨便寫寫123、不滅情火、常兆寶貴月票的打賞,感謝遊戲玩家171819的588打賞,感謝三環少主100打賞,感謝這個夏天有點忙評價票,感謝訂閱打賞推薦的朋友們,雖說我由於看護病人睡的不好,頭疼的厲害,但是還是堅持更新。
第三百四十二章
九月二十四日監軍道張春、總兵吳襄、宋偉、副將汪子靜、楊廷耀、張繼紱、參將祖大樂、張洪謨、楊華徵等統領著四萬餘明軍錦州東門出發,向著八十餘里外的大淩河城進發。
從錦州出來數里,他們就遇到大小數十股建奴斥候跟隨,開始的時候,吳襄還命人統兵驅趕。
小股斥候被驅趕走了,但是大股斥候就像牛皮膏藥般緊緊跟隨,小股軍兵驅趕又吃了大虧,真是讓明軍為難。
最後乾脆隨便吧,因為數萬軍兵還是步軍為主,想隱瞞行止是不可能的。
張春雖說是進士出身,但頗知兵事,前幾年在收復四城之戰中也立有功勳,也得到了帝師孫承宗的賞識,孫承宗就任薊遼總督後,將張春招入他麾下任職。
此番救援孫承宗任命張春為主帥統兵,帶領著四萬兵馬救援,也算是孤注一擲了。
這是遼鎮手裡最後的機動兵員,如果戰損,遼鎮當真是各守各城了,根本沒有援助各處的能力。
張春深知此行的緊要,如果他此番失敗,大淩河就沒救了,因為朝廷就是從關內調兵也來不及,大淩河根本沒有可以堅持到援軍到來的糧草。
張春深知建奴大軍的戰力強悍,尤其是建奴騎兵機動能力太強,隨時可以從各個方向突襲。
因此,他沒有分兵,就是將四萬軍兵抱成一個團,每天就是行進二十里,多一里都不走。保持隊形的穩定。不給建奴可乘之機。
他此行甚至將寧遠錦州全部三百多輛戰車也帶上了。就是效仿戚爺,在車上佈設弓弩手和火銃手,用以遲滯和殺傷建奴騎兵。
九月二十六日,大軍渡過小淩河,離大淩河城只有不足三十里了。
張春即刻下令用戰車環護結寨,他曉得決戰就在這兩日,建奴不會讓援軍到達大淩河。
果然,明軍剛剛結寨休整。東方大股煙塵飛騰,萬馬奔騰踏地的轟鳴震撼大地。
張春、吳襄、宋緯等來到陣前瞭望,只見無數的風塵僕僕的甲兵從灰塵中奔出,直嚮明軍營寨衝來。
在離明軍大營一里處壓住陣腳。
一個黃色的華蓋在暗色的甲冑中穿行,來到離明軍大寨兩裡許的地方駐蹕。
皇太極、豪格、阿濟格、濟爾哈朗、多爾袞等在此好好觀察著明軍大寨。
經過他們的商議,明軍的陣勢太多嚴密,如果用騎甲步甲硬衝不是不可以,但是死傷會很慘重。
雙方在此相持到天黑,期間頗為和氣,幾乎沒有衝突。
夜裡建奴軍兵後撤了。早上這個訊息被夜不收傳回後,吳襄宋緯都是極為的興奮。認為可能建奴見到明軍陣型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