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起秦始皇的注意4 (第4/5頁)
kono昭財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朕為了你,放棄一個齊相國?”
暗地裡的意思便是,你竟有這個重要性,能與齊相國比肩?
天才總有傲氣,稍許磨難,會讓他未來的道路走得更為順暢。
雖然整體上嬴政對黎箏是十分滿意的,但在收入麾下之前,還是得考驗一下,而這個齊相國,就是塊很好的磨刀石。
殊不知,嬴政選擇用來磨礪為難黎箏的由頭“齊相國”,正是黎箏本人選擇出的,最好投名狀。
小孩微微一笑。
委託嬴政幫她打敗後勝既是明面上的引子,也是嬴政交予她信任的地基。
畢竟對帝王來說,有求於人的臣子,永遠比無慾無求的聖人來得讓他安心。
二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瞭解歷史的黎箏清楚知曉,齊國在戰國末期當了秦的盟友,但到了秦統一天下之時,便會成為大秦覆滅的最後一個國家。
為了達成黎箏除掉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後勝的目的,黎箏和秦始皇的目標是一致的。
只有先掃除六國,統一天下,黎箏才能完成自己的心願。
這是投誠的最優解。
看小孩老神在在的表情,始皇馬上知曉這題難不倒神童,便又故意施壓道:“秦國人才泱泱,你七歲稚齡有何能耐為我效勞?”
放到後世,這便是hr最為拿手的抗壓測試了。
嬴政心想,小神童聰慧則矣,經驗和閱歷終究是硬傷。
可以拿年齡做伐,用其他賢才作比,質疑她的能力。
若是因為這句話露了怯,便還是塊需要打磨的璞玉,暫且不能操之過急揠苗助長的加以重任,一邊教導,下放其歷練,徐徐漸進的委任才是上上之選。
而受到質疑,早有所料的黎箏十分泰然。
你不是說我年僅七歲,沒有閱歷嗎?
那我就展示出年在稚齡也能看透人心,直指要害的能力!
且先將您秦始皇的欲求,您秦始皇的野心攤開來講明白了再談其他。
黎箏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找商隊隊員重新要來的各國錢幣,一一擺在桌面上,道:“今七國貨幣、語言、文字種類繁多,知識難以學習,訊息難以傳播,使賢明之理困於一地,使英雄之史斷流於此。”
“各國陛下登基,諸國皆有不同計時法,即便是同一日,在大秦要稱作秦王陛下十三年,在齊國要稱作齊王陛下三十一年,而在趙國則稱作趙王陛下三年。(以每國君王登基之日算起,各國皆有不同)”
“若是放到後世,如此種類繁雜的計時方式,又該讓後人如何辨認時代,如何辨認世人?或許,就連蘇秦和張儀是否是同一時代的大縱橫家,他們都要爭論不休。”
黎箏忽然站起,又俯身大拜:“陛下,蒼生苦諸國書不同文車不同軌久矣,唯秦能解眾生之苦!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時正是您順應天意,橫掃六國之時。”
“陛下,您不掃平諸侯,成就帝業,又有誰能止諸國紛爭民生疾苦之亂象,又有誰能統一天下,還蒼生太平安寧?”
她擲地有聲的道:“唯有大秦!”
這番話,說得好生正義凜然,也好生道貌岸然,卻直直的說到了嬴政的心裡,給了大秦一個名正言順的出兵理由。
他們是順應天時,是以兵戈止亂世,是知蒼生苦楚,還黔首太平。
“好!好!好一個唯有大秦!”
嬴政拍著桌子仰天長笑,開懷不已。
這是李斯之後第二個直擊他心中野心的人,沒想到竟會是一個稚齡之童!
在戰國七雄並存,攔門虎趙國尚未除去之時,秦國雖日以夜繼的吞併他國之土,但誰敢在此時就直言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