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大致要早十年。由於這早晚兩期的革命骨幹底家庭、教育和一般社會背景都截然不同,它也標誌出近代中國革命運動,顯明的階段性:&l;興中會&r;基本上是個華僑組織;後來的&l;同盟會&r;,就帶有濃厚計程車大夫氣息了。
孫文脫穎而出
筆者在許多篇拙著裡,都曾強調過中國現代化運動的&l;階段性&r;;而這些大小階段的進化,往往又是以十年為一個單元。&l;革命&r;原是我國&l;現代化&r;運動的方式之一,因此它也逃不過這個&l;十年一變&r;的基本公式。以楊衢雲、孫文為首的兩個革命小團體,自從一八九五年一月合併為&l;興中會&r;以後,至一九o五年八月&l;中國同盟會&r;在東京成立,也正是整整的十年。在這短短的十年之間,革命運動在中國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現在讓我們先翻翻&l;興中會&r;的老帳。看看這個最早的革命團體怎樣地從生到死;和中山本人卻又如何地脫穎而出,從初級階段進入高階階段。
興中會在革命理論上和行動上,都是有欠成熟的。要言之,他們在政治理論和形式上是完全抄襲美國。甚至連美國佬做官就職時,捧著「聖經&r;舉手發誓那一套洋皮毛,也照搬無訛。這原是一個&l;弱勢文化&r;在一個&l;強勢文化&r;的籠罩之下,反應在青年身上,&l;東施效顰&r;的普遍現象。華僑青年如此,僑居歐美的亞非拉各國的青年,亦無不如此。可是在十九世紀這個&l;華僑青年&r;的小圈圈,實在太小了。因此在那個時代與他們有&l;共同語言&r;(on langua)和&l;共同信仰&r;(on faith)的海內外華人究竟太少了。他們沒有代表性,也就搞不出什麼氣候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