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辛重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眾勞卒罷,其實難以任用。現在將軍想一舉疲憊之士兵,立刻往燕堅固的城池之下,想要戰不得戰,攻擊燕不能佔領,在軍事上情況暴露而又屈居劣勢地位;曠日持久,糧食匱乏。
燕國既不服漢,齊國必守衛國境以自強。燕國、齊國相持而不能攻下,則劉邦、項羽威勢沒有所分高低也,此將軍所短處也。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韓信說:“那麼從什麼途徑?”
廣武君回答說:“如今為將軍考慮,不如放下鎧甲和兵器,停止作戰,鎮撫趙國百姓,百里之內,牛和酒日日送至,以犒勞士大夫;
北向燕國道路,而後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奉咫尺之書信,向燕國暴露其長處,燕必不敢不聽從。
燕已經聽從而東臨齊國,即使有智謀的人,也不知為齊謀劃了。這樣,則天下大事都可圖謀也。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後交戰,此之所謂也。”
韓信說:“對!”聽從其計策,派遣使者出使燕國,燕從風而靡;派遣使者稟告漢王,而且請求以張耳為趙王,漢王應允之。
楚國數次讓奇兵渡過黃河攻擊趙國,張耳、韓信往來拯救趙,趁機前行平定趙國城邑,發兵往漢王處支援。
甲戌晦,出現日食。十一月,癸卯晦,出現日食。
隨何至九江,九江太宰為東道主接待隨何,三日不得拜見九江王英布。隨何遊說太宰說:“大王之所以不見隨何,必以楚為強大,以漢為弱小。
此臣之所以為使者。讓隨何得見大王,言之而是,大王所想要聽聞也;言之而非,讓隨何等二十人伏法腰斬九江街市,足以表明大王背叛漢而與楚也。
太宰乃把隨何所說告訴九江王,九江王接見隨何。隨何說:“漢王讓臣致敬書信大王御覽者,私下奇怪大王與楚為何親近也!”
九江王說:“寡人向北而稱臣侍奉楚。”
隨何說:“大王與項王俱列為諸侯,向北而稱臣侍奉項王者,必以楚國為強大,可以以國事託付也。
項王討伐齊國,身上揹負兩種築土牆的工具,為士兵為前驅。大王應當徵調九江全部之士兵,親自率領士兵,為楚為前鋒;如今乃發兵四千人以幫助楚。
北面而稱臣侍奉人者,本來如此嗎?漢王進入彭城,項王沒有出齊國也。大王應當徵調九江全部士兵渡淮河,日夜會戰彭城下;大王乃據有萬人之軍隊,無一人渡過淮河者,垂衣拱手而觀其誰能勝利。
以國事託付於人者,本來如此嗎?大王提空名以向楚而想要厚自己有所依託,臣私下為考慮不可取也!然而大王不背叛楚者,因為漢為弱小也。
楚國士兵雖然強大,天下人以不義之名讓楚揹負,因為其背棄盟約而殺害義帝也。漢王聚集諸侯,還師守衛成皋、滎陽,下蜀、漢之糧食,深溝壁壘,分兵守衛邊疆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