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無從考證 (第2/2頁)
金薇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法。
與迎面走來的鄰居簡單寒暄了幾句,互道新年快樂後,施詩便驅車直奔巨寶鎮。
而那輛拖拉機,則被送到了劉素芬家中。
沒想到,劉素芬夫婦此刻才剛剛準備用餐。
餐桌上擺放著白麵饅頭、酸菜燉排骨,小炕桌上還擱著兩隻酒杯和一瓶白酒,顯得格外簡樸。
拖拉機的啟動搖桿隨意丟棄在炕上,施詩眉頭微蹙:“大過年的,你們就吃這麼簡單?”
對比文鳶家豐盛的午餐,八大碗的雞鴨魚肉,劉素芬家的年夜飯顯得過於樸素。
“呵呵,你大概就是那種不知人間疾苦的人吧。”
劉素芬的目光復雜,既有羨慕也有無奈。
人與人之間的命運竟是如此不同,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大部分還要用來償還債務。
如果不是今年冬天跟著施詩做了一筆生意,恐怕連這頓排骨都享用不起。
劉素芬夾起一塊燉得軟爛入味的排骨,輕輕咀嚼,眼神中滿是對過往的感慨:“在我孃家的時候,排骨可是難得的佳餚。”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家中的肉類總是優先供給父母和弟弟,即便是偶爾燉一隻雞,她也只能分到些雞肋,至於雞頭雞爪,從來都是姐妹倆最後的慰藉。
媽媽總是在飯桌上悠悠地說起那些古老的俗語,比如,女孩若是吃了雞頭,將來結婚那天天空便會飄起綿綿細雨;而品嚐了雞爪,則預示著未來的孩子可能會擁有六個指頭。
幼時的我,對此深信不疑,直到歲月漸長,心智成熟,才恍然大悟,母親自己也沒少吃那些所謂的“禁忌”,她的姐妹們個個健康,未曾多出一根手指,至於父母婚禮當天的天氣,那已是過眼雲煙,無從考證了。
對於父母這種既古怪又略顯自私的迷信,施詩心中早已波瀾不驚,更多的是對這份傳統習俗的無奈與淡然。
幸運的是,劉素芬夫婦為這個春節準備的遠遠不止那幾塊排骨,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只待夜幕降臨,一家人圍坐共享年夜飯的溫馨時光。
餃子是精心調製的芹菜豬肉餡,豬肉被剁得細膩均勻,兩間土房的門上貼著鮮豔的大紅福字和春聯,彷彿每一筆都承載著對新一年的美好祈願。
屋裡屋外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一絲塵埃,就連院牆的縫隙裡,還殘留著節日放過的鞭炮碎屑,整個小院瀰漫著濃厚的年味,讓人的心頭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