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縱觀華夏幾千年,外部的敵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不尋求改變,我們必將被歷史滾滾洪流碾壓得粉身碎骨。
今天會議就一個主題,如何求變?如何能讓遼東百姓富足就如何變。
朝廷如舟,百姓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聽到劉恢的話,所有人眼前一亮,荀彧更是眼露精光,他對劉恢深感佩服,這麼小年齡就能抓住人心,先畫大餅,由外及內。
“殿下的話引人深思,戰國時期,孟子曾經說過《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但是歷朝歷代真正做到的君王又有多少人呢?”鄭玄說道
大家看著鄭玄是唏噓不已,心裡也是感嘆,你是真敢說。
劉恢微微一笑,說道:“老師的話我非常贊同。
從今以後,遼東絕不會以言論獲罪,在遼東,我劉恢如果做錯了,各位均可當面指正批評。”
這個時代的人太小心翼翼,從漢武帝開始獨尊儒術起,皇權就一步一步被神化,所謂君權神授也是這樣來的。
漢唐整體來說民風還算比較開放的,如果在明清,這番話會給自己找來大麻煩,洪武大帝看到孟子這段話後,下令把孟子移除孔廟,因為他要統治天下,就必須把天下人變成蠢人,如果民為重,我辛辛苦苦打天下為了什麼?
田豐紅著臉激動的說道:“好,殿下有如此胸懷,乃是遼東百姓之福。”
所有人都鼓起掌來,這個習慣還是劉恢帶來的,逐漸大家開始習慣了。
無論何人,也希望自己遇到一個開明的君主,而不是保守的君主,只有虛心納諫,才能匡正得失。
荀彧說道:“殿下剛才提到一個變字,殿下想如何變?”
這也是眾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的想法很簡單,變的中心是百姓,我這兒的百姓是遼東所有人,也包括在座的人和我。
我們制定任何政策,首先看的是符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少部分人的利益。
變的首要任務是,改組遼東官府結構。”
“殿下,此事恐怕容易引起朝中猜疑。”賈詡這話已經說得很含蓄了。
“郭嘉,把天子密旨給大家看看。”
郭嘉從口袋裡拿出一封密旨,信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遼東上下一切均以遼東王為準。
看完密旨,大家也不再糾結。
劉恢繼續說道:“現在朝中機構臃腫,責權不明,考核不清,往往讓一些真才實幹的人得不到提拔,而一些鑽營的人混得風生水起,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因為大家都在拉幫結派,天子只得平衡朝中各派勢力。
我希望的遼東: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病有所醫,貧有所依,難有所助,孤寡孤獨殘疾者皆有所養。
底層百姓皆有上升通道。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聽完劉恢的話,大家異常激動,劉恢繼續說道:“諸公都乃當世大才,難道就不想在這個世界留點什麼嗎?
在劉恢看來,哪怕良田百萬頃,不如在世間留下清名。”
“好”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接著全場爆發熱烈的掌聲。
此時大家才發現,劉恢一小小少年,思想格局遠大於自己,不少人想到此事,內心感到羞愧不已。
“從古至今,為何朝堂忌憚在外統兵大將?”劉恢問道
劉恢這話說得太直白了,從古至今,這些事情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這也是一種政治鬥爭。
不過,想起劉恢之前的話,大家也就釋懷了。
沮授說道:“殿下,統兵大將不但有戰時統兵之權。
很多邊境,募兵、練兵也是他們,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