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邁出造反的第一步 (第2/4頁)
不知未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多年過去了,北原鎮的實力依然沒有恢復,周蘭還是北原鎮的總兵,宋大山為重山鎮副總兵,楊明鎮,楊承旭丶楊承澤三人依然在北原鎮充任參將。
四位先天武者坐鎮北原鎮,按理說北原鎮的實力應該很強大的才對,可是北原鎮缺少精銳大軍。
十幾年前的那一戰,北原鎮的損失太大了,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過來。
楊正山和鬱青衣既然來了自然要去重山鎮和北原鎮逛逛,他們先去了重山鎮見了見楊承業。
楊承業如今是重山鎮鎮標中營的遊擊,就住在重山關內。
楊正山沒有打擾其他人,只是與楊承業見了一面,他也沒在楊承業這邊呆太久,只呆了三天就離開了。
重山鎮還是老樣子,唐飛虎已經回鄉養老了,新任總兵是牛莊。
朝堂這些年也是多次向重山鎮派遣巡撫,不過每任巡撫都免不了被架空的結果,別說軍隊了,
就連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巡撫也指使不動。
換了布政使或按察使也一樣,甚至各級衙門的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結果就是重山鎮依舊是巍然不動。
因為楊氏一族在重山鎮的根基已經到了無法拔出的地步了。
整個重山鎮,千戶以上的官職中,楊氏一族佔了三成,聽起來似乎很少,但實際上這已經足夠讓楊氏一族牢牢把控重山鎮了。
而楊承業也不是小孩子了,如今楊承業已有三十六歲,他還是靖安侯,所以這重山鎮真正做主的不是巡撫和總兵,而是楊承業。
這些不是楊正山安排的,而是順理成章的結果,楊氏一族的子弟會推著楊承業成為重山鎮的領導者,甚至都不需要楊承業做什麼,他就自然而然的成為領頭人。
當然,楊氏一族也出現了一些貪官汙吏,楊承業的手段很凌厲,但凡敢胡來的族人,他都會毫不留情的將其趕回楊家村,若是不知悔改,還會讓楊明輝將其在族譜中除名。
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在家族中,楊承業如今牢牢掌控著楊氏一族。
楊正山對這個自己培養出來的繼承人非常滿意,比那傻大兒優秀多了。
離開重山鎮後,楊正山又去北原鎮溜達了一圈,他在北原鎮呆了一個多月,主要是北原鎮熟悉的朋友更多,周蘭丶宋大山丶楊明鎮丶楊承澤丶楊承旭等,楊正山都有見面。
而就在楊正山和鬱青衣走親訪友的時候,楊明昭終於為自己的造反大業邁出了第一步。
星元十三年,也就是延平二十年,十月二十三下午。
楊明昭和楊澤一人騎著一匹馬,不緊不慢的走在太平縣的官道上。
巴蜀的馬兒普遍偏小,肩高一般在一米二以下,重山鎮的草原馬的肩高一般都在一米五左右。
而楊家培育的馬,肩高能達到一米七,像楊正山養在靈泉空間的馬,肩高都能超過兩米。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一是因為品種的差異,二是因為靈泉空間內的馬是一代代培育出來的。
空間內的馬有些基因突變的意思,已經跟普通馬有著很大的不同了,或許可以稱為妖獸了。
楊明昭並沒有將自己的馬帶來,只是買了幾匹巴蜀的馬騎著。
兩人騎馬行走在官道上,看著道路兩旁的農田以及在農田內耕作的百姓。
其實太平縣的並不算窮困,太平縣境內雖然多山,但也有很多河流沖積出來的河谷,這些河谷的田地不但肥沃,而且還靠近河流,都是上等的水田。
除了耕地外,太平縣還有大片的茶園,太平縣產出的茶葉也有很大的價值。
另外因為靠近萬山嶺,太平縣還有很多采藥人和藥農,茶葉產業和藥材產業才是太平縣最有價值的產業。
可惜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