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百六十六章終結(一)
京師。
短暫的普天同慶狂歡過後,朝中又陷入一片空前大亂。
改土歸流、苗疆分兵永鎮、多派流官教化蠻夷等種種喧囂要麼被聖天子不動聲色地留中不發,要麼被朱燮元為首的一派據理力爭,總算差強人意地應付過去。然後,就節外生枝地鬧了一出小插曲:朱燮元力辯不可叫羅乾象分屯苗地以免其做大的摺子,被一字不漏地發在朝廷的邸報上!這下好了,整個大明都知道了這件事——當然包括已經被封了高州伯的總兵官羅乾象本人。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肯定不是因為單純的疏忽,而是有人故意為之。不過,大明並沒有什麼《保密法》——薩爾滸之戰,兵分四路哪一路誰做主帥走哪條道什麼時候在哪裡匯合等等,統統白紙黑字在邸報上寫得明明白白,努爾哈赤舒舒服服坐在熱炕頭上啃著烤豬腿就全瞭然於胸……這等“小事”,當然沒人會在意。
朱燮元看著邸報只是搖搖頭嘆了一口氣: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去追究,不僅立即會陷入“君子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如果你不是心虛為什麼會怕公開說出來”的爛泥潭裡永遠糾纏不清而且也不會有任何結果,更會將此事推波助瀾,導致與羅乾象為代表的苗裔將領集團的關係急劇惡化。
總兵官是正二品武職。當然,武職的正二品,其實際地位比文官品秩僅正四品的知府還略略差了些,莫說身為大學士的閣老,即便是尚書巡撫按察使,收拾個武夫那也叫輕而易舉。不過,此時的羅乾象已經受封高州伯,這個身份便完全不一樣了!
中國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究其本源,其實來自於春秋的分封制度。周天子分封天下,同樣是有封國的“國君”,諸侯按功勞大小分為五等:第一等稱“公”,這一類比較特別,要麼是死後追加的褒封,要麼是王畿內的諸侯,如周公、召公,要麼是與周王室關係特別密切的,如滹國、虞國的國君;第二等稱“侯”,這些都是大國國君,比如齊、魯、衛、晉等國;第三等稱“伯”,小一些的諸侯國君,如曹、毛、鄭等國;第四等稱“子”,特指蠻夷之地的諸侯,如楚、吳、越、莒等;最後稱“男”的,是特別小的小國,如許國。再後來周天子式微,所謂的禮崩樂壞,所有諸侯都給自己升級,一開始是都叫公,齊桓公晉文公什麼的,再後來有了稱王的也有了稱帝的,唯恐不能鶴立雞群——其他雖比不過,名號比你牛也可以關起門來自豪一下。直到嬴政橫掃六合,給自己發明了個唯我獨尊的“皇帝”稱號,原本屬於封國國君的五等爵便降格成為貴族的等級高下標準了。
再到大明,國朝初定,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們都被封了公侯伯三等爵位——子爵和男爵兩個頭銜太低沒人領,也就形同作廢。明朝的爵按受封物件的身份分兩種,一種是宗室,一字親王、二字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那些;一種是外戚勳臣,就是公侯伯。理論上,爵位也有對應的官秩上的品級,公對應一品,封地應該稱國(國公)、侯對應二品,封地稱郡(郡侯)、伯對應三品,封地稱縣(縣伯)……天朝是禮儀之邦,為了細分尊卑,同一等爵位裡還要再分個高下,那便在“勳位”上做文章。比如劉超和羅乾象,一個是綏陽伯一個是高州伯,二位都是“伯”,這時就要看“勳”:劉超是對標正三品的“上輕車都尉”,羅乾象是對標從三品的“輕車都尉”,劉帥比羅帥略勝一籌,一目瞭然。
這裡還有一個“超封”的概念。爵位並不是隨便封的——你本身就有二品官職,那麼再授爵,就應該授與之對應的侯爵、本身是三品官,那就該受封伯爵。理論上如此,實際操作起來還有個資歷問題。所謂朝廷名器不可輕許,劉、羅二人的官職雖都屬於二品,但軍功、資歷、尤其是聖上的信任等當然誰也不能跟孫杰比,授個伯爵已經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