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5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衣大炮shè程可達十里,即五千米,估計是設定在高城上的緣故,野戰或海戰很難達到'。
至於紅衣大炮,那就更加威猛了,據《明史》記載紅夷炮之形制其後(指輸入佛郎機炮以後),大西洋船至,夏得百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裂石城,震數十里。”
雖說《明史》是清朝修撰的,難免要貶損明朝一番,不過按西方的同型別火炮的xìng能來看,這個資料還是很有依據的,是準確的。因為當時西歐各國已有領海這一概念,當時的領海是以海岸火炮的shè程來定的,16世紀末期的領海是三海里,約合五點五公里。
遠shè程的紅夷大炮結合開花彈,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鐵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法為:將後金的騎兵yòu入城頭紅夷大炮然後用開花彈集火效果非常顯著,連努爾哈赤都被炸死。很長時間內,後金騎兵不敢進攻裝備有紅夷大炮的寧遠、錦州、山海關等戰略要地。
當然,種種大炮,並不一定威力大就是好,這還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就周世龍現在的情況,其實鑄造紅衣大炮純屬只需鑄造一批弗朗機大炮就行了。當然,隨著後面的發展,威力更大的紅衣大炮還是要鑄造的,不過這就不是現在的事情了。
而弗朗機大炮,一來可以用於野戰,二來可以安放在戰艦之上進行海戰,正是最先要趕製的。
不過周世龍在和唐博忠這些洋人鑄炮手商量一番之後,最後唐博忠等人卻是建議他最先趕製“長管加農炮”。
加農炮,其實就是後世榴彈炮的原型。中國的火yào和火器西進之後,歐洲開始出現的是shè石青銅巨炮,後來出現了鐵彈,延伸出三種火炮,一種是長炮、一種是迫擊炮,第三種就是這加農炮了。而之後的義大利人n?塔爾塔利亞發現炮彈在真空中以4角發程最大的規律,為炮兵學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因此到16世紀中葉的時候,歐洲出現了口徑較小的青銅長管炮和熟鐵鍛成的長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種大口徑短管炮)。還採用了前車,便於快速行動和透過起伏地。
到崇禎三年這個時候,加農炮的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全身jīng鐵鑄造,shè程最遠可達十里,是分裝彈yào後膛裝填式,上面還有準星等等輔助炮擊的部位。至於彈yào,雖說不是後世的那種剛猛爆裂的榴彈,但也是yào包式炸彈,威力絕倫,用於野戰或是攻城那是最威猛不過了。
特別是攻城,一個yào包式炸彈扔過去,城牆都要被轟塌了,後續攻城計程車兵可以直接破牆而入,絲毫沒有阻礙。
這是野戰炮,但是周世龍可不僅僅要發展陸地武器,更加要的還是發展海上武器,因此艦載大炮勢在必行。不過對於周世龍提到的要在戰艦之上使用大炮,這卻讓唐博忠等人極為詫異了。
不是唐博忠等人不知道可以將大炮裝載在戰艦之上,而是自他們到明帝國來之後,就很少見明帝國的戰艦之上安裝有大炮,即便是安裝了,那也是當擺設用。
現實總是和理想有著差距的,其實一代兵法大家戚繼光早在他的《紀效新書…治水兵篇》中,就對朝廷的水師進行了規劃,一個水兵營有四艘福船、兩艘海滄船和四艘蒼山船,而這些戰船的主要兵器就是火器,包括大發貢一mén,弗朗機炮四十mén,碗口炮三十mén,鳥銃六十八支以及其餘數目不定的噴筒、煙罐箭等等。不過明朝到了這個時期,軍制早已敗壞得一乾二淨,哪裡還能中規中矩的按照正規配置進行設定水師?更別提發展創新了?
這個時期的明朝海域,是荷蘭人與海盜稱雄,諸如鄭芝龍、劉香等等,而鄭芝龍、劉香這些人的水師裝備全然還處在了冷兵器時期,只有小型的鐵火銃,火繩槍更是低劣到普通的護甲都打不穿。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