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顏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聞之知覺的境界。”
“達到此境界者,我知道的有四人而已。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拳董海川先生,太極拳楊露禪先生、武禹襄先生。”
秦浩聽完便明白了拳術最高的境界,乃是練到“至鏡”,達到不見不聞之知覺。相信到時候不遇到重武器,又不被人包圍,一般的手段也殺不死自己了。
轉眼到了1933年,孫祿堂帶著秦浩一眾弟子和家人回了河北老家。
孫祿堂先生預言自己駕鶴之日,家人大驚,帶他到醫院檢查,身體並無病症。先生笑曰:“吾身體無恙,只是到時將有仙佛接引,吾欲一遊耳。”
一日早晨,先生對家人曰:“仙佛來接引矣。”先生面朝東南,背靠西北,端坐室中,一笑而逝。(孫祿堂傳記中有記錄這件事,權且聽之。)
秦浩忍耐心中悲痛,幫忙完成了師父的祭禮,並協助整理了師父所寫的拳譜,便離開了河北。
來到了南京城自己第一次租住的小院,繼續練武讀書,有興致了便去師兄弟的拳館教學。綵鳳樓依舊是他的消遣之所,閒時便去喝酒看戲。
如此幾年下來,秦浩的拳法終於達到了師傅所說的“不見不聞之知覺”的境界。